加强环境监测,促进和保障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点击量:6670 发布时间:2011-02-11 11:13:01

加强环境监测系统能力建设

 促进和保障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严格环境执法、实现有效管理和促进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技术依据。我省是全国环保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十一五”期间,我省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环境监测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

1、环境监测法律依据不健全存在着机构设置缺乏总体规划、环境监测没有确切的法律定位、监测信息传输渠道不畅等,由于环境监测尚未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行为缺乏法律、法规、规章的规范,条块分割,各行其是,条条下任务,块块管理人、财、物,条条和块块之间缺乏紧密的链接纽带,往往重地方需要,轻全省面上的需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地位没有完全确立,其技术监督、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环境保护执法和监督的力度不够。                                              2、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对照原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印发的《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经调查统计,全省人员编制缺口为1519人,监测用房全省缺口为76123平方米,仪器设备全省缺口为3357台(套),16774万元。目前,一半的县级站基本不具备常规的监测能力。

3、环境信息多头发布表现在环境质量方面,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均可以对外公开发布环境质量信息,让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准确结果无所适从。

4、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基础薄弱。目前我省各类固定危险源数量迅速增加,涉及到石油化工、农药、冶金、燃气、油墨、生化、医药、油库、加油站等行业(或企业),全省危险品贮量多达亿吨;我省位于危险源3公里内的人口约1500万。同时流动危险源潜在污染隐患也在猛增。应急监测能力落后。先进、快速、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严重缺乏。含车载仪器的应急监测车仅省站2辆、芜湖,铜陵市站各1辆。全省应急监测网络仅限于省市级站,县级站基本不具备应急监测能力。应急监测手段滞后,应急监测工作主要是现场采样后送实验室分析,应急监测时效性受到影响。

5、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企业自主运行目前我省只有铜陵、淮南、合肥、蚌埠4市实现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行。其它13个市所有自动监控设施均由企业自主运行管理,自行解决运行经费。

针对我省现行环境监控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尽早出台《安徽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对环保系统所属环境监测站和其它行业环境监测站进行性质、职责、分工界定,理顺相互关系,解决职责交叉现象,统一环境信息向社会发布渠道;明确要求各级各类监测站必须及时、真实上报监测数据,任何主管部门不得干预,为监测站履行职责提供法律支撑,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通过法规,明确环境监测站的管理权限、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监测人员的资质、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责任及单位和个人在环境监测活动中的行为等问题,依法维护环境监测数据代表性、准确性、权威性和第三方公正性。

2、结合实际解决急需人员编制,推进我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按地改市市站40-60人,其它老市站60-80人,县级站10-15人标准,增加人员编制;根据我省实际监测工作需要,明确各级监测站经费额度与渠道以及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由政府解决本辖区的监测用房,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顺利通过政府环保目标考核,为减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加快我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全面发展自动监测。我省境内所有大江大河重要断面设置水质自动站、所有县城建设1座空气自动站,所有国控、省控、市控污染源企业均安装在线监测,做到污染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

4、建成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网络完善并建成省、市、县三级组成的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网络。各市政府要为当地市站配置含有大型车载仪器的应急监测车,作为流动实验室,所有样品均能在现场分析,使之成为本区域辐射作用的区域性应急监测装备和技术中心;各县(市)政府要为当地的县(市)站配置必要的便携式应急监测仪器,为环境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5、多种办法筹资鉴于国家环保部已印发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结合我省情况实际,建议统一采取第三方运管,其费用由财政和企业各给一半。

6建立网络技术平台,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实时监控与及时预警机制借鉴国外许多国家先进经验,如美国建立的USEPAUSGS等机构实施全国水环境监测;欧盟各国共同参与实施了欧洲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跨国监测与评价计划,在监测网络构建、环境标志要素、环境质量基准、监测技术、评价方法、数据管理系统和预测模型分析等方面的现行做法。注重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重视水质指标,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流域基本环境特征的变化。

  加强全省环境监测系统能力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