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燕:巾帼不让须眉

点击量:7542 发布时间:2011-01-26 14:09:5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万潮涌动的阜阳大地,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在国内包装界具有较大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公司,这就是安徽省阜阳市宏洋实业有限公司。她以生产各类酒、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外包装物为主,现已成为颍州区重点企业,全省包装企业的排头兵。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广大宏洋人努力拼搏的结果,更是宏洋总经理李红燕带领大家辛苦拼搏的结晶。

李红燕,女,1972年出生,民建会员,大专学历。她是一个从基层干出来的女中豪杰,先后做过工人、营业员、业务员、销售部经理等职,2005年被任命为宏洋集团公司总经理。在她掌管宏洋公司的这些年,以其干练的作风、超常的智慧、非凡的人格魅力,带领宏洋人踏实若干,创造了宏洋的再次辉煌。

                    着眼销售,勇于开拓市场

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要想立足、生存并发展,销售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李红燕总经理深知这一点,她的经营理念是:一切着眼市场,一切围绕市场,一切服从市场。于是她亲自抓销售,带领业务员参加各类糖酒会、药品交易会等相关会议用以宣传公司;同时她还亲自到客户单位搜集市场信息,了解客户要求,寻求产品的不足,凡事她都身先士卒,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全国相关交易会各地。

特别是2009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大爆发,致使沿海的一些以出口为主的同类企业的产品滞销,他们纷纷瞄准国内市场,这对宏洋集团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困难并未吓倒这位女强人,她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冷静地思考,寻找自身优势,决定以实际行动直面这场竞争。她一方面在原有的销售费用基础上再拿出100万元用于市场开发;另一方面主持制定了公司业务的奖励政策,在原业务提成不变的前提下,对完成一定销售量的业务员年终再进行数额可观的一次性奖励。这就等于给广大业务员注射了一针强心剂,有力地调动了他们开拓市场的干劲。

通过种种措施,在李红燕总经理的亲自部署下,2009年宏洋公司不仅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还比去年同期增长28%,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

注重科技  善于运用技改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工业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来支撑。李红燕总经理十分关注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十分注重对科技人员的培养,十分关切每一个技改项目的进展情况。

为培养技术力量,她要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与兄弟单位合作。在她的安排下,宏洋集团公司每年派50名左右的人员去专业培训基地学习锻炼,同时还邀请国内强硬的技术人员来公司指导生产。在培养技术力量的同时,她也十分重视技改项目的建设,为有效地推动技改的进展,她主持制定了技改奖励办法,并承诺每年拿出50万元作为技改奖励资金,奖给有贡献的技改人员。在她的支持与领导下,公司今年技改成效显著,特别是制罐生产线的改造,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还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改善,提升了企业整体形象,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企业发展  不忘回报社会

作为新时代的杰出女性,李红燕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她要对几百名职工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她要求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多关心职工,尤其对家庭困难的职工更要特别照顾。200611月份,有一位女职工的女儿得了白血病,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这个本来就困难的农民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她知道后,不但自已拿出10000元钱并倡议公司全体职工为其捐款。当这位职工手捧着捐款的时候,热泪盈眶地跪在她面前说:“李总,您这可是救了我们全家了”。

她对自已的员工是关心爱护,对待社会她更是尽力奉献爱心。那是2007年年底的大雪之灾,很多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并迅速开展了为灾区捐款的活动。活动中,她率先捐出了一万元钱以表心意。同样,2008年的汶川地震给全国人民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李红燕不仅组织公司全体员工为灾区捐款,同时又参加了民建企联会组织的捐款活动,两次捐款数额共计三万元。“玉树不倒青海常青”,2010年,为支持玉树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她又是积极的献出了爱心,在社会及民建企联会组织的捐款活动中共捐款一万多元以支持灾区重建家园。

辛勤耕耘  换来硕果累累

自从李红燕总经理掌管公司以来,她就整日操劳,忘我工作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辛勤劳动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2009年新开发大客户3家,新增固定资产投入400余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上缴税金近100万元。全年可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解决就近就业300余人,接收下岗工人、残疾人共计50余人,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这就是阜阳宏洋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李红燕,她用那柔弱的双肩、聪颖的智慧以及女性特有的坚强,毅然地站在市场大潮的浪尖上,奋力拼搏,为社会、为企业努力去实现宏洋集团的一个又一个目标,创造着宏洋集团的再度辉煌!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