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干部调入公务员队伍应从严掌握
民建安徽省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民建中央委员、安徽省人大代表、会计师陈广文、民建中央特邀信息员、民建安徽省参政议政委会员副主任、安徽工人日报田柏强记者反映: 我国近年对公务员队伍进行管理改革后,基本上对公务员实行了“逢进必考”的制度。这对提高公务员素质、确保公务员队伍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进入公务员队伍仍存在一个“漏洞”,目前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副处级以上的干部,年龄不超过55周岁,仍可以直接调入公务员队伍,这不仅影响了公务员队伍质量,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改革。因此企业干部调入公务员队伍应从严掌握,应从副处级提高到副厅级,年龄要求不变。
首先,企业改革必然会取消行政级别。长期以来,由于政企不分,我国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干部一直和政府官员享受同样的待遇,企业也和政府部门一样,一直按照一定的行政级别,如县处级企业,地厅级企业等等。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淡化甚至取消企业行政级别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已明确规定,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如企业的行政级别一旦取消,也就不存在所谓副处级以上的企业领导称谓了,如果仍然照过去的企业级别,副处级以上的企业干部仍可以直接调入公务员队伍,岂不等于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是句空话?!
其次,政企收入差距大,特别是退休后差距更大。政府部门和企业是具有不同分配制度的机构类别。政府部门由国家财政供给,而企业是向政府纳税的。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使然,很多国有企业,还处于垄断地位,政府与这些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部门的官员在这些企业中的任职或兼职挂职的情况很多。在企业效益好时,一些政府官员为了取得更多的报酬,往往到这些企业中工作,而且这些企业不少已实行了年薪制,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也很常见。这时企业收入高,政府部门收入低,但是企业干部退休后,又变成政府收入高,企业收入低了,所以一些人快到退休前,又赶紧调回政府部门,这些人既享受企业的“年薪”,又享受了政府的“保险”,两边好处都沾上了,广为群众非议。
三、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到国资企业中挂职也很常见,这些人一般也是既享受企业的高薪,又享受政府官员的待遇,为了防止政企不分,官商一体,国家应及时出台政策,不允许政府官员到企业挂职。
四、央企政企不分现象仍很严重。我国的政企不分是历史形成的,特别是在一些央企中,有的企业,就隶属于国务院的一个部门,如铁道部等,有些央企虽表面上分清了,实质上还是“部级企业”,如“国字号”的一些集团公司,这些官员,从企业到政府部门,一直是无障碍交流。一些大型企业领导,仍在地方的党政部门兼职。
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国家在人才流动上,应制定政策,明确规定:一是企业干部一律不再享受政府部门的“行政级别”;二是企业干部调入国家政府部门应从严掌握,如一般企业干部,要想进入公务员队伍,也必须按照“逢进必考” 的原则,参加公务员招考。
从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一下杜绝从企业干部调到政府部门任职,是不客观的,但可以从严掌握。目前,副处级以上的门槛太低,人数也众多,从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出发,应提高企业干部调入政府部门的条件,拟从副处级提高到副厅级,年龄仍要求在55周岁以下,等政企分开的条件成熟后,逐渐实行企业干部禁止调入党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