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理想 社会有希望

——蚌埠青年会员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之八

作者:孙雅婷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60 发布时间:2025-04-27 10:56:46

6年前,我30岁,正值人生“而立之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三十而立意味着思想逐渐成熟、肩负起更多责任。也是在那一年,经过深思熟虑,我向民建蚌埠市委会递交了入会申请。经过组织的考察和培养,转眼间我已经正式成为民建会员5年了。

在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座谈会上,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初入民建、站在台前发言的情景。作为一名拥有5年会龄的不那么新、但也还不够资深的青年会员,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最大的感触是:加入民建不仅仅意味着多了一个民主党派的身份标识,更意味着肩上多了一份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每当在填写个人信息表时,在党派一栏郑重写下“民建”两个字的时候,我都能深切体会到这两个字背后的分量。这分量里既有自我约束的提醒,也有不断激励我要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的动力。

我们在这里参加五四青年节座谈会,又恰逢民建成立80周年。我更加意识到作为一名民建青年会员的责任与使命。“五四”精神和民建精神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理,而是我们每个人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民建青年会员,我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五四精神告诉我们,青年就要有理想、有追求。理想不只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更是每天认认真真做好分内事。加入民建以后,我越来越觉得,只有把个人的小目标和国家社会的大目标连在一起,我们的努力才更有意义。无论是在教室里陪伴学生,还是在民建的活动中散发微光,我都希望自己能为社会添一份力。

第二,是要做好带头引路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都和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打交道。他们的朝气和梦想常常感染我,也让我不断提醒自己,要用心做好“引路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能让学生们在面对选择和挑战时,更有底气和担当。哪怕只是我说过的一句话,能在他们迷茫时给一点点启发,我都觉得特别满足。

第三,是要把参政议政落到实处。民建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每次参加调研、讨论,或者为身边人发声,每当建议被采纳,我都觉得自己的力量虽然小,但也能发光。其实,责任和担当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五四”精神和民建精神都在提醒我们:青年有理想,社会才有希望。作为民建的青年会员,特别是不久前刚履职了青工委副主任一职,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成长,把责任和担当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为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属于蚌埠民建青年会员的力量!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