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加强机关廉政建设,进一步巩固纪律学习教育成果,近日,又一次参加了单位廉政警示教育的学习,观看了一系列年轻职工违法犯罪案件案例。常学常新,这一次的“再学习”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年轻干部的思想防线一旦失守,不仅会葬送个人前途,更会损害集体利益、甚至影响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名财会人员,我深知岗位的特殊性——我们既是经济、资金的“守门人”,也是廉洁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我将从“以案为鉴明方向、立足岗位守底线、践行担当筑防线”三方面谈几点感悟。
一、以案为鉴,在警示教育中校准“思想坐标”年轻职工违法犯罪案件的教训触目惊心。一名年轻财务干部,因理想信念动摇、纪法意识淡漠,从虚报账目到挪用资金,最终堕入违法深渊。这起案件暴露出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思想滑坡的“溃堤效应”。从网瘾少年到挪用公款的罪犯,从第一笔数千元挪用的成功到挪用四百余万,根源在于初心蒙尘、信仰缺失,思想道德滑坡。二是制度空转的“破窗风险”。多次绕过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违规操作,不相容岗位秘钥在同一人手中,却未被及时发现。这折射出部分单位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年轻干部的堕落绝非一朝一夕,而是思想教育“松一寸”、制度执行“软一尺”的综合结果。作为财会人员,我们必须以案为镜,时刻叩问初心:“面对诱惑能否守住底线?面对压力能否坚持原则?”
二、立足岗位,在严管厚爱中筑牢“廉洁防线”财务部门是资金流转的“闸门”,更是廉政建设的“前沿阵地”。结合会议提出的“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要求,我认为财会人员应做到三个“零容忍”:对思想麻痹“零容忍”,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年轻职工违法犯罪的案例警示我们,廉洁意识需从“第一粒扣子”扣起。我将积极参与“三会一课”、廉政讲堂,通过剖析中典型案例,常扫思想灰尘,常敲警示之钟。对制度空转“零容忍”,让合规操作成为铁律财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这次学习的案件中,本应层层把关的审批流程形同虚设。这警示我们:一是要建立完善制度、堵住制度缺口;二是要严格执行、遵守制度;三是要强制留痕、交叉稽核。通过上述手段使违规操作“不能为”。对监督缺位“零容忍”,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会议提出要“紧盯八小时内工作与八小时外生活”。作为资金监管者,我们既要筑牢自己的“精神防线”,也要善于发现身边的苗头性问题,做好身边人的监督者。更要积极发挥财会监督作用,做到监督全覆盖。
三、践行担当,在严管厚爱中争当“清廉卫士”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既需要组织严管,也离不开自我淬炼。一是以“忠”铸魂,做理想信念的坚守者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廉政警示教育,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不想腐”的自觉。2.以“严”立身,做制度执行的铁面人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制度,做好制度执行压力的层层传导。发挥好财会监督在基层企业监督中作用,在资金使用支付环节严查票据真实性、严查审批完整性、严查标准合规性。年轻职工违法犯罪案件的教训告诉我们:廉洁底线失守,人生必将倾覆;监督利剑高悬,方能行稳致远。作为新时代财会人员,作为一名参政党成员,我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年干部队伍、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建会员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