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推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精神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引导,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成为新时期民主党派自身发展和履职尽责的重要思想保证。本文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作用、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认识,探索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以大力提升民主党派履职能力和社会形象,加强多党合作,巩固统一战线。
主题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主党派 自身建设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紧紧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民主党派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遵循者和践行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作用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特征、作用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不能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就无法深入的系统的学习实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是对国家、民族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追求;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1.社会主义的特征。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的,是一个结构明晰和内在组成部分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要求和目标取向,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基本规律的总结基础之上的,是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历史与现实必然的、唯一的、正确的选择。
2.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具有着浓厚的民族传统精神和又有着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从《国语·周语中》“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则民不至”到孔子以“仁”为中心构建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儒家思想自此成为我国传统的价值规范标准,贯穿于道德理想人格、道德修养等道德理论和实践的许多方面。现在我们的爱国思想、荣辱观念、共同理想无不具有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升华。例如,孔子认为“仁人”是很高的人格境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在道德规范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还有墨子的“兼爱”、“爱人”,孟子的“仁政”。依然适用于现在的道德伦理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依然能够看到这种道德标准的身影。也就是说,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具有着浓厚的“民族性”。
3.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等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既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中国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着中国性,同时又有着世界性,既反映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又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的普适意义。
(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应把握好的关系
1.普遍性与特殊性。“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人权”等观念已成为世界普遍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将这种普遍的价值观念与中国价值的提炼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之上的,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包容性和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时代特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纳人类创造的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和世界优秀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善于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最终形成了具有统一指导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对一般价值体系的哲学概括和理论升华。
3.动态发展与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时代产物,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它的四个构成要素酝涵着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体现了先进的方向。但其基本内容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一定的时期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稳定、持久而又深刻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和社会精神思想建设。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1.导向指引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失去了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对于全社会是“指南针”和“方向盘”,也规定着多党合作的发展方向,决定着统一战线的性质。
2.规范教育作用。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社会的生活方式、就业选择、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出现多样化趋势,不同区域之间、阶层之间、代际之间的认识差异日益明显,统一思想和形成共识的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对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特别加强核心价值的教育,使之成为指导人们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引导党派成员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也就至关重要。
3. 凝聚激励作用。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等特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就需要增加一种文化精神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是增强凝聚力的精神纽带。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里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八字,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我们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这就必然产生共同理想的感召、共同目标的激励、时代精神的凝聚激励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开拓前进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将其转化为民主党派自身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进一步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一)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实施自身目标任务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了民主党派“四个致力于”的重要任务,即致力于促进科学发展;致力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致力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这“四个致力于”是执政党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的期待,也是参政党适应时代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永葆进步性的必然。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就必须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崭新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把它转化为广大党派成员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确保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需要。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建设的状况,而价值观建设处于党派建设的核心地位,发挥着思想基础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随之增加,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民主党派的成员也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对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广大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十分必要,它是教育、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好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要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增强社员敏感性和政治鉴别能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
第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更好履行职能的需要。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的前提必须弄清为什么参政、为谁参政、怎样参政,而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切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履行好民主党派的自身职能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民主党派成员的自觉追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努力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党派成员的共识,增强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夯实多党合作事业的思想政治基础,动员党派成员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贡献力量。
(二)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和“践行”是辩证的统一,“树立”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树立”的目的和巩固提升,知行合一、知行并举、知与行互相促进。具体的说,“树立”就是通过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党派成员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践行”就是外化为自觉行动,转化为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不断地砥砺品格、磨练意志,升华思想境界。也就是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上,体现在党派成员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中,体现在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实践中,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一是教育引导,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认同。在学习教育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培育成员的思想共识,找准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脚点,不断丰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使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效,在履职实践中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要在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制度和机制是思想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固化形式,思想文化是制度和机制的内在灵魂和价值核心。我们要将制度建设与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现和凝聚在民主党派工作制度规范之中,转化为推动民主党派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经常化、长效化;要在文化统战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约束、教育激励等方面的效力方面下功夫。文化统战是以文化为手段,利用先进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纽带功能团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推进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方式,它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信心和决心从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上升到价值认同、价值追求的高度和深度,从而可以更加广泛团结广大民主党派党员,有效凝聚各方力量,用共同理想的感召、共同目标的激励、时代精神的凝聚,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开展民主党派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各民主党派的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各民主党派应结合自身的优良传统、自身实际开展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民主党派价值观建设应当以进步性建设和参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现阶段,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为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参政能力是进步性的具体体现,是民主党派的安身立命之本。党派价值观与参政能力建设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加强参政能力建设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党派价值观是加强参政能力建设的精神动力,直接影响着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高低。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坚持做到与中国共产党思想同心、理论同源、政治同向和目标同一,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带动民主党派整体参政能力的提高。
三是关注国计民生,反映民意,认真履行参政党自身职能。作为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一起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要通过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用全新的理念关注发展,用独特的优势支持发展,用各方面的人才服务发展,用整体的力量促进发展,以高效的参政议政能力来提高参政党社会形象和体现存在价值。首先要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作用,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和谐。民主党派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继续发扬民主团结、合衷共济的精神,发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重要作用,协助党和政府把智慧和力量都凝集起来,进一步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和谐。其次要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要积极开阔视野,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运用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本着“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进步带和谐,以智慧谋和谐,以正义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的精神,切实发挥民主党派职能,党派成员要立足自身岗位多做奉献,民主党派组织要协助统筹各种社会资源,激发民主党派的内在潜能,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第三,通过建立健全完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调研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民主党派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优势,选择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党和政府决策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有份量的意见与建议,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出谋划策、建言献策,为协助共产党和政府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与系统性服务。第四,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进一步促进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不断创新民主形式,丰富民主内容,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加强参政能力建设的新理论、新途径、新方法,把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党,我们要从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历史使命出发,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导向指引、教育规范、凝聚激励等方面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