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风骨,“三界”传艺 ——

记民建会员、安庆市形意拳师谢忠赤

作者:何诚斌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1966 发布时间:2024-12-19 10:42:33

形意拳发展两百余年来,既得中华传统文化之道法自然、万物并长的精神,又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法则,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神骨与元气的深度培植,故而成为现代人健身和防身的重要拳种,热衷于此的人越来越多。

安庆市怀宁人谢忠赤,为“谢家棍”第九代传承人。“棍为百兵之长”,棍术在中华传统武术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谢忠赤早就意识到棍术在现代健身运动中如同其它借助器械的武术形式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近二十年来,他一边将谢家棍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一边将谢家棍的精髓融入到形意拳上,改造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形意拳,被武术界所肯定,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社区,到处都有谢忠赤传授、教习、表演的身影。

在武术界:以武艺立身,棍为根,拳为形

谢忠赤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形意拳第六代传承人,同时还是岳家拳第二十七代传承人、心意六合拳第十一代传承人。熟知谢忠赤的人都知道,其起家的本领是“谢家棍”。谢忠赤少时习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出生在武术之乡怀宁县洪铺镇,这里明清时期武风昌盛,拳师辈出。据《怀宁县志》记载,洪铺出了两位武进士,分别是陈循和甘拱辰。民国时期洪铺地区主要流传的武术种类有杨家拳、猴拳、棍术等拳械,还有小洪拳、岳家拳、形意拳以及地方性众多拳种。

今日怀宁谢家系东晋名将谢玄之后,“江左遗风”,文武传承。谢家武术数百年间凝聚各代先辈心血,自成体系。谢忠赤的祖上谢礼宾(1906-1965),为谢家武术第八代传承人之一。少时家中殷实,“穷文富武”使他有着长期习武的机会,自幼学习家传武术,成年后为求武艺精进,不惜钱财遍访各地以武会友。精通八谱六合拳(九跌十三桩)技艺,连环三十六肘法更是一绝,绝技铲脚双夹拳无人能敌。

谢忠赤的大祖父谢训森,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卒不详。自幼在家勤练武功,达中年为静心攻修武学而遁入空门,在安庆迎江寺出家,法名“本森”,生前对中医针灸学及棍术颇有造诣。谢忠赤的三伯父谢馨福(1919-2002),从小随其伯父训森公及族人习武多年,后游历本市和江南诸县,虚心好学,取长补短,武艺独具风格,且为人极为低调,人前从不露功夫。后在九华山了尘禅师(表兄,九华山看管金银库房僧,武艺超群)处得以指点,技艺更上一层。

谢忠赤的出生地洪铺镇谢家花屋人人擅武,代代都有武艺出众者,除了谢礼宾、谢训森、谢馨福,还有谢训翠、谢馨银、谢馨来、谢忠达、谢忠法等人都颇得家法,功夫深厚,并且在他们的悉心传承、耐心教授和指点下,到了当代依然涌现出谢忠勇、谢忠佑、谢忠徽、谢松彦等家传武艺的佼佼者。

谢忠赤从小就在全族习武的家风氛围中长大,潜移默化,喜爱上武术。上小学时,常跟随同族二伯父谢馨银习武,到念中学时已掌握独门绝技的谢氏推拿术。年轻时,血气方刚,身手敏捷,被家族长辈所器重,谢礼宾之子谢忠徽教会他几项功夫秘传,武功遂大有长进;嫡亲三伯父及父亲关门严格教学,使其系统地继承了谢家武术;加上与堂兄谢忠佑的学练,切磋、促进,俨然成为谢家拳第九代传人及“谢家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谢家棍的功法,谢忠赤有着自己的领悟。棍术是怀宁谢家武术的核心,包括长、短梢子棍、子午齐眉棍、长棍四门斗、短掍及对棍几大类。子午齐眉棍吸收南北多家棍术之长,劲力、步法、身法及用法为一体,丰富了技击内容,体现“身械一体”特点。然而,在农耕社会,谢家棍缘于看家护院之用,尽管棍取材方便宜于携带,但毕竟随着社会变迁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棍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随身。于是,谢忠赤对谢家武术及洪铺武术中的形意拳的元素进行发掘,汲取精华,融会贯通。他发现,谢家棍并非单一的离棍无术,而是以棍为根,形变万化,意象缤纷,既有杨家枪、八极棍等武术门派的功防技法,又有岳家拳的拳械技术,以及少林、形意拳的神韵气场。

1983年,谢忠赤踏上了以武会友的道路,拜访名师,力求上进。在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上遇张姓师傅,并随之学练河北派形意五行拳;后随安庆宋宏宽师傅学练十二路弹腿、查拳、太极拳及软、硬、长、短器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河北沧州跟随朱耀武学习武当戳脚门硬气功(金钟罩、铁布衫)、八极拳械、劈挂、军警格斗术。1999年至2001年在湖北武穴市随国家级非遗岳家拳代表性传承人张业金老师系统学习该门拳、械、气功、点穴术。2002年拜“武林百杰”安徽蚌埠刘福田之得意弟子杨春宝老师为师练习宋门心意六合拳,并得到多位同门师友指导。2007年随师一道入山西太谷国家级非遗文化形意拳(宋氏)门墙,成为第四代(武字辈)入室弟子。得到师爷宋光华精心栽培,同门天津宋润和、陕西马贤达、山西张希贵、宋宝贵、安徽徐淑贞等名家详细教导和指点,其间还兼练太极、八卦、意拳等技艺。

三十载谢家棍深扎民间,八千里形意拳博采众长。谢忠赤在中华武术界勇毅立身,成为全国知名拳师和优秀的武术教练。2011年以前,他参加各级各类武术活动、比赛,共获金牌(一等奖)31枚(次)。2012年2月,获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颁发的高级段位证书,传统武术国际三级教练员、裁判员资格。2013年,在国际武道联盟大型武术表演晚会上获宋氏形意“杂势锤”名家表演金奖。同年7月获“兰洋杯”2013兰州国际友人武术交流大会“优秀专家评委”,武术名家大汇演形意拳获金奖。2014年5月,代表安庆职业学院组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活力运动季之武术表演赛,获优秀奖。同年10月,在中国浙江横店影视城国际武林交流会上担任大会副裁判长,获名家表演金奖。2021年当选为国际武道联谊会总会副主席,传统武术黑带九段。

2015年元月,谢忠赤被中国武术世界运动协会评为“中华武术百杰”称号。2016年12月,他带队参加中国合肥全国首届城市形意拳交流会,获多个优秀表演奖。2017年12月,他在北京参加中国武术形意拳七段考试。2018年5月,参加中国武术协会在浙江台州举办的全国武术套路段位考评员第二期认证培训,成绩合格顺利认证,2021年晋升少林拳八段。

在教育界:以武魂立命,教为传,学为承

中华武术不仅仅用于搏击和防身,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哲学,一种人文精神的多元融合。文脉武魂,同现代体育精神相契合,乃为国粹之实,而谢忠赤将其作为立命之要。

他经常回老家祖屋,注视门头石刻匾额“江左遗风”与“芝兰玉树”,以此告诫自己不忘谢氏家风。“江左遗风”书写者为康乾时期安庆怀宁籍名臣、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杨汝穀。杨汝穀“在朝为官,始终一辙,公私分明,持身廉正”,当时“朝野以德人推之”。谢氏尚武家风,被杨汝穀称誉,非同凡响。谢忠赤作为谢氏武术及谢家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既要传武术精华,又要传武术精神。所谓“形意”者,肢体运动为“形而下者,谓之器”,而武魂为“道”,它是“器”的主宰,故而“形”的外在表现,必须符合内在心智的“意”;“形而上者,谓之道”,由“道”支配的“形”才能达到“意”的境界。

为了让自己的武术理念更充分地展示,更积极地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相结合,谢忠赤于2000年开始被武校、武馆聘任教练,中学及高校聘任体育教师的同时,进行武术理论的研究。苦心孤意,意匠独运,成果得以显现,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谢氏武术的理论与技法体系。2013年撰写的论文在浙江丽水学院举办的“首届地方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中获优秀奖。2014年11月,《内家拳养生十三势》一书及教学光盘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并获2015年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2015年7月,参加河南郑州大学全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段位指导员骨干培训班学习,获中国武术段位指导员、考评员资格。同年10月,受骋为“第四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嘉宾,参加全国首届形意拳(意拳、心意六合拳)高峰论坛,入选论文《形意拳养生》获好评。2018年5月,参加中国武术协会在浙江台州举办的全国武术套路考评员第二期培训班学习,成绩合格顺利通过认证;同年10月携弟子3人,在湖北武穴参加全国首届岳家拳年会,在大会做“武术进校园”专题报告深得好评,武术展示表演“麟角刀”掌声不断。

谢忠赤先后在河南登封少林寺武校、台湾八极拳馆湖北分馆、安庆独秀文武学校等学校学习、任教;曾担任安庆市武术协会委员、常委,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武术协会顾问、武术队总教练、武术公选课教师。2016年,被安庆师范大学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评为2016-2017年度大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2018年9月聘为安庆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2021年聘为客座教授,2023年6月聘为安庆师范大学校外实践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在安庆市直相关中小学积极推广段位武术,为武术进校园活动尽职尽责。除此之外,他先后在怀宁县石牌镇小学、安庆市石化第二小学、高花亭小学、德宽路二小、外国语等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在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成立武术社团;在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第三小学、怀宁县洪铺初级中学课后服务课上传授非遗武术文化;在安庆市设立武术推广中心,招收培养传承人后备人才等等,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兴起,不少学校借此引进相关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的组织活动。谢忠赤作为安庆师范大学形意拳协会指导老师和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指导老师,他非常注重在武术教学活动中塑造武术之魂及武术精神。让小学生到大学生都乐学,让家长到老师都放心,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以谢家武术为内核的形意拳创意成果得以展现和推广,非遗的时代性、传承性也得以发挥。

2019年8月,国家级刊物《武道·武魂》发表了谢忠赤和安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王晓东博士共同署名的《安庆怀宁谢家棍考略》一文,该文系统介绍了谢家棍形成及特点,还就谢家棍如何在向内传承的同时没有放弃向外兼收并蓄以丰富形意拳的形式功法使之保持开放的发展态势给予了阐述。此文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安庆传统武术和非遗文化受到更多人的瞩目。2020年4月,由谢忠赤申报的“怀宁谢家棍”被安庆市人民政府、安庆市文旅局公布为安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

然而,谢忠赤也有遗憾。他表示,教学实践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少学校起步较晚,使得学生接受学习的时间短,个体传承的持续性难以得到保证,这就导致了传承缺少深度。要改变这一现状,得从小学就开始重视,结合“双减”工作,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中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加深对中华武术传统的了解和热爱。

在社会界面:以武技立名,健为本,娱为用

国家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武术发展规划》,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全面普及。当今,习武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各级武术协会力量不断壮大,参加武术活动的人遍及城乡,这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精神需求。

谢忠赤在老年大学和社区,被一些人开玩笑的称为“谢教头”,他乐于接受。他理解为,面对不同群体,决定专业传授的针对性不一样。社区群众学武术,更倾向于健身康体,并且大家聚在一起练武也有娱乐助兴的意义,故而“教头”对于形意拳的技法处理,就更注重立竿见影的效果。好的是洪铺谢氏武术中包含了一种避害就利、简洁易学的门类,以及包括养生功法和中医伤科的“正骨术”。

由于过去习武尚力,练习者常会伤筋动骨,故谢氏家传中医之术得以确立与发展,习武者多能武医俱修。并随着医治习武所致的筋骨之伤经验累积,谢氏医术逐渐成为其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谢忠赤在跌打骨伤、针灸推拿、导引养生等方面具有颇深的理论与实践造诣。武术与中医结合所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成为谢家武术的核心内容。他始终将“练养相生”的思想落实到“教头”生涯,在重技击实效的同时,还讲求内功修炼和养生保健。内功修炼以五行拳法配合呼吸吐纳,久练可壮人精神与体力。

2013年8月,谢忠赤创办安庆市国术健身养生工作室,把内家拳桩法、功法、内功心法同中医骨伤、经络穴位等结合起来,对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伤后康复均有显著成效,得到当地中医院相关知名医师专家和习练者的肯定和好评。同年,12月在四川阆中国散手道协会年会中获“专家委员”称号。

面向大众传授武术,他讲究身心灵的结合,让人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不带一点急功近利的想法,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健康和快乐。当然,他知道当今武术活动中,所谓的“老师”也是鱼龙混杂,所以他跟那些非专业、无创意、无武魂的人区别开来。他从谢家拳生于民间、立于民间、用于民间的角度,下沉能够被更多人掌握的技法。他强调内外兼修,并通过实训和对练,令修习者达到出手迅猛、眼神灵动、身形敏捷、移步沉稳、法度严谨之境界。

在传授形意拳的同时,对于那些愿意学习谢家棍的人,他也倾注全力、且毫无保留的指导,意在把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单就谢家棍来说,熟练掌握是很不容易的。谢家棍含梢子棍、齐眉子午棍和短棍三大类。梢子棍,俗称连枷棍,源于骑战。此器械在棍的前方加一个档子头,为软器械一种,比棍的威力更强大,灵活性更大,打击力也非常强,往往令对手防不胜防。谢氏双梢子棍,全套二十四个动作,短小精悍,演练时勇猛泼辣,左右连环,软中带硬,棍急势厉,把缠、劈、点、扫、戳、砸等用法特点发挥得淋淋尽致。谢家的单双梢子棍演练套路完整,并有通俗的技法口诀留存齐眉子午棍为长兵器械,在谢家棍中流传最久。现有招式四十二式。棍法可以套路演练,也可拆开单练,招式攻中设防,防中主攻,攻防配合紧密,棍术技法虽朴实无华却风格独特。短棍术仅有十个动作,多以四字成语为名称,招招紧凑、式式连贯,攻防一体、变化多端,具有极强的技击性。让谢忠赤感到欣慰的是,政府文化部门给予他很多支持,而民间仍有一些习武者向他讨教谢家棍,否则这一武术门类将会处于文化抢救之列。

谢忠赤每年都要在社区、企业、警营等单位组织开展养生讲座,他的事迹载入《世界著名武术家大型画册(第三卷)》、《中国当代武林人物志》(上册)、《中华武术年鉴名家卷》、《中华武术通鉴》等书籍。2016年8月武术走进安庆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在凤凰大酒店教授国际友人练习养生功,深入欢迎;2017年3月谢忠赤老师在安庆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做客周末讲坛,讲述中国形意拳文化”,同年6月由民建宜秀区委主办,谢忠赤主讲的“袅袅茶香中的宋氏形意拳”养生讲座,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普及养生知识,进一步增强体育健康意识,传达拼搏正能量。7月前往亳州同亳州国家级非遗项目“五禽戏”传承人交流健身、养生心得;2018年元月在安庆黄梅戏大院首期“易筋、洗髓经健,参加活动身术”开班,到会者均受益匪浅;2019年元月与安庆根亲文化研究会任祥斌会长,执行会长张全海博士,池州方志办李剑军主任等一行数人走访贵池缟溪曹氏一武状元曹曰玮家族,寻求形意之源;2020年10月走进安庆诗词学会,尝试诗词融入传统武术文化美韵;2023年10月,谢忠赤被聘为中国功夫上井冈暨“百姓武术春晚”联欢晚会荣誉主席。同月,他应邀参加民建安庆市委会主办的、民建市老年委、民建大观区委会联合承办的“爱与服务、情暖重阳”主题系列活动,他表演的形意拳及养生功,赢得热烈掌声,更是为了解武术的人士所称赞。

谢忠赤在成功申办安庆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后,他的目标是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而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为全民健身发挥更多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他立志要将谢氏家传和自己多年的实践成果,惠及更多人。在许多场合,他都表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传承下去。希望全社会都能一起参与,一起保护文化遗产,只有这样,中华武术才能不断的传承,才能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谢忠赤传授的是实实在在的养生功法,给人们带来了健康和快乐。他吸引了社会各界及民间众多习武者的寻访和向他学艺。开枝散叶,人文蔚起。谢忠赤培训的学员已累计达万人以上,培养国家武术(套路、散打)一、二级运动员多名,并有二十余名入室弟子。如今,他仍在前行的路上,走向人们需要的地方,送去最具安庆地域特色的传统武术和结合实践创意的养生功法。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