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社区医院建立家庭病床
民建滁州市委委员、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工程师叶绿素反映:由于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退休后的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患慢性疾病的老人也在逐年增加。
由于我国的医保制度还不够完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同时,又存在着过度医疗的状况,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尤其是有些老人虽患了高血压、高血糖症,为了控制病情,也需要长年吃药,或要做一些像“血管清理、稀释血液粘稠度”等方面的治疗,但由于是初病,器官还未受到严重损害,却不能享受到慢性病的医疗待遇。要这部分人的医疗费从个人账户中支付,就有很大的困难,这样就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开支,间接地也降低了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也有些人为了解决看病要多支出的经济问题。原来可以只吃药,吊吊水就行了的事情,他们也就要求住院治疗。医院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有求必应,收下病人后,先做一系列的所谓常规检查,后再做诸如“CT、磁共振”之类的诊断。甚至有的人根本不需要住院,到医院里找个熟人,挂个床位,吊过水就回家或回单位照常上班,虽然医保办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却也难以杜绝此类事情的不断出现。
退休的老人大都是子女仍在工作岗位上,老人患病后住在医院,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工作中的子女,根本没有时间到医院照顾老人,如果能在社区里建立起家庭病床,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可以减少医药费(不必做很多检查),在家住,儿女下班或空余时间可以照顾病人,不需要天天往医院跑。生活也方便,吃饭、洗漱都在家里。社区医院也不会因为病人少,没事做了,也可以增加社区医院的经济效益,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省了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