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人生——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作者:竺琪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1524 发布时间:2024-09-25 15:19:19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于1919年出版,讲述了一个名叫思特里克兰德的中年男人为了追求绘画艺术而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和家庭,不顾一切地去法国、荷兰、塔希提等地寻找灵感和创作,最终在贫困和疾病中死去,留下了一批惊世骇俗的画作。

这本小说既是一部心理小说,也是一部成长小说。它通过描绘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人在面对生活、艺术和自我认识时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小说中的荷兰艺术家,正是作者毛姆所塑造的一个典型的艺术家形象,也代表了一种艺术家精神,即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引发了很多人对于梦想、艺术、生活、道德等问题的思考。有人赞扬思特里克兰德敢于追逐月亮,不畏艰难和牺牲,有人批评他自私冷漠,伤害了身边的人。我认为这本书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立场,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和体会。

我个人觉得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非常特别和复杂的人物。他有着强烈而单纯的对于美的渴望,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他只关心自己内心的真实。他不是为了名利或者荣誉而画画,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艺术的追求。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或者同情心,他曾经爱过妻子、孩子等人。但是他最终选择了离开他们,因为他觉得那些都束缚了他对于美的探索。

那么,什么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是月亮还是六便士?我们是否有勇气和决心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不管它多么遥远或者困难?我们是否能够承担追逐梦想所带来的代价和后果,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我们是否能够包容、理解、尊重那些与我们想法不同的人,他们也许有着对世界不同角度的理解?

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它们关乎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我们有没有跟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尝试找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很重要,因为我们想什么,我们就会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

人生的长度并不是看寿命的长短,而是经历的丰富程度。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怀念思特里克兰德,这种吸引力是因为他对于梦想的执着,但更重要是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渴望有勇气和决心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前路漫长,只需继续前行,如果你勇于去完成未竟之梦想,宇宙绝不会抑制你前进的步伐。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