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66期规范保险业,维护群众利益(蚌埠邵体平)

点击量:6319 发布时间:2010-09-25 10:36:55

 

规范保险业,维护群众利益

    民建蚌埠市委会办公室主任邵体平反映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安徽蚌埠某财产保险公司发生涉嫌骗取290多台车主的血汗钱有40多万元,近300名车主,聚集在该财产保险公司门前,索要返还保险费。

进入2010年蚌埠市的机动车,特别是农用车保险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对保费收入低、出险率高的机动车采取限制承保,或设置较高承保条件不予承保。但唯独蚌埠某财产保险公司却以每辆700元的保费不附加任何条件,不分任何型号,大批量进行农用车交强险保险。

刚进入五月份,蚌埠市保险业协会、安徽省保险监督委员会和安徽电视台、蚌埠电视台,纷纷接到许多农民兄弟的举报和投诉,称:“某保险公司在保农用车交强险的时候,我们有的交给他1800,有的交给他2800,公司的业务人员只给我们打一张700元的保单发票;我们认为交给你公司多少钱,你们就应该给我们出多少钱的发票,为什么要骗俺们农民的血汗钱?这种做法是不是算欺诈?我们多交的钱能不能还给我们……”

蚌埠电视台生活频道《有事我帮你》栏目和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新闻聚焦》栏目分别进行了实地和跟踪报道,蚌埠市公安局吴小街派出所也对此进行了调查取证,通过初步了解(省市电视台已经播出),掌握到了此次农用车骗保事件是一个叫陈庆的 “黄牛”把钱交给某公司内部人员进行操办的。“黄牛”们分别按不同的车型和客户交钱的多少,每台车拿一百到两百块钱的“业务费”……但事实上,这些所谓“黄牛”和所谓的某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全是由一伙长期在保险业内从事不法活动的社会无业人员组成的团伙,他们在掌握到蚌埠某保险公司主持工作的老总不懂管理、不懂业务、爱占小便宜的特点,并通过他利用整个公司在人事管理上的混乱,堂而皇之地长期坐在公司柜面内的出单系统前进行“验车”、承保、刷卡、出单等重要岗位上进行“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伙人(共有五人)虽然在某保险公司“工作”,但他们的工资一律不在公司拿,全都由某保险公司的一位业务员负责发放。据悉某保险公司在农用车保险业务中上级公司是不给一分钱的费用,但这帮人却干劲十足,起早贪黑;他们分工细致,责任明确,首先指派专人去市县车管部门和农用车集中的地方以及农机站,利用农民急需年审车辆,又找不到保险单位的心情,上门进行招揽“生意”,然后再把这些手里拿着钱急需保险又不懂保险的农用车车主带到某保险公司,按不同的车型以每辆车1800-2800不等的价格把钱交给所谓的“专职经理”手里,就可以验车承保了,很快就可以拿到一张某保险公司出具的700元的保险发票,整个过程看起来十分简单方便。但在这个过程中,谁该说什么话,谁该办什么事,他们之间配合的相当默契,对单独上门或不经过他们办理的客户一律拒之门外……就是靠着这种方法,这伙人内外勾结,对全市三县四区近300辆农用车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逃避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打击,这伙人在客户的保单上留存的通讯电话号码全是13965258282,保单上大多数是没有经过客户本人确认的信息。

据业内人士说,像这样坑农害农骗农的案件,涉案金额之大,面积之广,受害人之多的职业犯罪,在全省,乃至全国保险业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伙人不讲职业道德,无视国家法律,利用合法的经营地点,干违法乱纪的勾当,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唱对台戏,其社会影响极坏,性质极为恶劣。

根据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6.15的报道:此案件已由派出所移交至经侦大队处理。每台车按黄牛〔陈某〕所说的,他们只拿到100200块钱,那近300台车其余的几十万差额款项到哪里去了?办理此项业务的“专职经理”为何迟迟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理?这起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公司内部上上下下没人知道?公司内部是否还有其他隐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受骗的农民兄弟和相关人员正在观望等待监管部门主管部门特别是执法的公安部门最终结果。当事人叫嚣:“老子公安局里有人,已经花钱买通了”。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是我们各级各部门应尽职责。保险市场需要规范,农民兄弟的利益需要维护,违法乱纪的犯罪分子更需要严厉打击。

建议和要求:

1省、市政法部门督促公安局相关部门尽快查清这起案件的事实真象,将涉案人员绳之以法,追究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尽快追回脏款归还给农民兄弟。

2保险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厉查处和这起案件有关的责任人和领导者,必要时将违规违法有关人员取消从业资格或移交给司法部门。

3某保险公司认真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特别是加强公司人事制度管理,严格用人制度,严查损害公司利益和公司形象的蛀虫,进一步规范经营,给农民兄弟一个满意的答复。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