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52期对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几点建议(芜湖王健)

点击量:6263 发布时间:2010-09-09 16:45:54

 

对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几点建议

 

民建芜湖市委委员、芜湖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任科员、经济师王健反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今后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支撑行业和区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是整合集聚相关创新资源,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改善科技创新条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正在成为国际较量的新焦点,成为各国政府支持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成为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领域。

平台建设是涉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制度框架和运行平台。平台规范管理,应遵循政府引导与市场化机制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吸收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建设运转通畅、服务高效并能与国内和国外接轨的具有特色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形成规范、开放、共享、安全的服务与管理体系,以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的作用,更好地为科技研发和生产活动提供咨询与服务。

平台建设的主要原则应立足激活、整合、共享各类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实际,对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区域进行统筹规划,主动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平台建设与运行要充分体现公共性和服务性。

    2.改善创新条件,强化公共服务。通过改善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为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优质优惠的公共科技条件服务。

    3.整合存量资源,优化增量配置。打破部门、地区和单位的界限,通过必要的增量投入带动存量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性和利用率。

    4.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产学研相结合。在各级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吸引企业参与平台建设,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投入主体、应用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建立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竞争高效、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促进平台建设和发展。

    5.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通过各种方式,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创新团队,使平台成为集聚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几点建议

   1.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建议在积极调整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关系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实现投资结构的优化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把扩大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作用,积极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大力拓展消费领域与消费空间。千方百计提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挖掘潜力扩大农村消费,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努力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要消除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障碍和政策限制,统一和规范服务业市场,促进服务领域的非公有经济发展。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项目、产品、方式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落实资源环境保护政策,使高消耗、高污染的诋端产品生产企业开始向国外转移生产能力,以利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继续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建立长期预算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协调机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支付制度,建立直接税与间接税合理配置的税制结构。弱化经济增长特别是投资和工业等考核指标的权重,强化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耕地保有量、公共服务等考核。抓住当前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坚决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整体改善山东产业布局,尽快完成工业由结构偏重向合理适中回归。继续实施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战略,壮大骨干企业,发展支柱产业,努力延长产业链条,建设一批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洁净型的可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企业,形成独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和局部强势,争取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更加注重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将教育培训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加大对公共教育方面的投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倡导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建立有效机制,多渠道吸引科技型、创新型、综合型、专业型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快服务业人才体系建设。形成与现代服务体系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也要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职业上岗培训等多种方式,形成服务业梯度人力资源结构,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