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营造促进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开发区建设的关键
民建安徽省理论委委员,民建安庆市调研委副主任、安庆市杨桥镇镇政府汪爱萍反映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以开发区为发展加工业载体,集中城市优势地域和资源,为招商引资、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发展到现在全国开发区遍地开花,国家级、省市级、区县级开发区仍在不断涌现。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区内企业也反映,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相关证件的时间跨度较长,从而影响融资;相关的会议、调研较多,影响企业主的精力和时间等等。
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抓经济发展重点要抓住开发区这个主战场的企业发展和项目攻坚。但外部环境也十分重要,外部环境是资源,外部环境就是生产力。
我认为开发区建设的关键就要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合力营造促进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要抢抓“十二五”规划中城市规划修编的机遇,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园建设,努力构筑新一轮开发区发展平台;抢抓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机遇,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水电路配套工程及服务业建设,改善和提升发展的硬环境。二要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建设。强化项目引进、建设等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改善和提升发展的软环境。将一些企业做不了、共性程度高、需要统筹协调的工作统起来、抓起来,使要素有效整合。三要加强部门沟通衔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争取简政放权得到落实。四要通过加强上下沟通,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完善企业保护办法,形成企业检查、调研、会议等活动的有效管理,让企业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