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心系民建——记民建安徽省直综合一支部会员汪华

作者:汪华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717 发布时间:2023-09-12 17:28:27

汪华,字华东,1968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市,民建会员,2022年9月被安徽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聘为特约研究员,他同时是家乡天长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天长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在中国书法出版传媒2019年书法理论与创作研修班和2021年中国书法出版传媒书法临摹与创作课题班中均担任班长;先后供职于天长市文化部门,安徽经济报社记者,工商导报社主任;安徽省工商业企业家艺术家联谊会秘书长,安徽省皖西南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合肥市滁州商会秘书长等职。取得国家新闻从业资格证书和秘书长从业资格证。多年来,创作各类文章800余篇,发表于《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央民建《民讯》、《文化月刊》、《安徽日报》等。创作新编大型古装连台本剧《风筝情》,参与编著《安徽优秀民企》、《新徽商力量》等大型画册等。

他业余时间通过大量调研、收集、采访,展示了民建会员的平凡人生而又不平凡的事迹。仅去年以来就采写过《发展绿色智能家电,加快全省消费转型》建言献策材料被民建省委会推荐参加省政协月度专题协商会,并作为书面材料在大会上交流。采访撰写了《赵皖平赴民建安徽省直综合一支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建、工商联联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民建安徽省委会副主委吴椒军出席省民主党派第五期“同心讲堂”》、《敢借小舟趟大河/记民建中央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陆从彬》、《民建会员于王娟被任命为涡阳县政府副县长》等新闻稿件被民建安徽省委会网站采用。

他采写《尽显担当 游目骋怀 专访民建会员 安徽远致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爱国》的文章还被中国民主建国会《民讯》2023年7期 刊登,创作书法作品《宠辱不惊》 被中国民主建国会《民讯》2023年第8期封底采用。

他心系民建组织,不忘组织对他的培养,积极参与支部活动,还彰显无私奉献的情怀,先后为疫情防控和贫困患病的弱势人群捐资五万余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协助省民建宣传部编辑《安徽民建》杂志等工作。

书法是对文化信仰的一种承载,书法追求“能用拙,乃得巧,能用柔,乃及刚”。汪华先生勤耕墨海,不管何时,他都要写上几笔或者比划几下。看到好的书法作品,总是会认真欣赏、悉心揣摩。一次,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公园林散之纪念馆,他迷上了大师的字,看得入迷,脚似生根,让同行的人等了一时有余,还以为他跑丢啦。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临摹柳体、颜体,“二王”以及米芾等,同书法大家进行超时空交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他的字形美而质朴,笔圆而见方,风格独特,厚重质朴,自成一体。作品酣畅淋漓,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创造的过程就是“苦”其心志之旅,一年四季,即使公务缠身,汪华先生哪怕是牺牲睡眠时间,每天至少要抽出一到两小时来习书,他时长因习法一站就是半天,全神贯注,乐此不疲,物我两忘。2016年夏天,他在创作书法作品《金刚经》时,虽然全文近6000字,但他十分讲究章法,一笔一划书写,写了近两个月。当35米长卷,赫然展现于眼前时,他方才意识到自己的手腕都快写脱臼了。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汪华先生为人处世从来追求个“实”字。对工作与书法,他总是讲求一步一个脚印,从不含糊。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书法,以文会友、取长补短。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有书卷气。曾先后获得民建安徽省委组织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民建建设与履职成果图片暨书画摄影展》优秀奖,“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大赛三等奖”,“炎黄杯”翰墨春秋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等。

阅历,垒起一个人的精神高度!汪华先生不忘初心,可谓是“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