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9期基层群众对“新医改”的期盼和担忧(芜湖 钟成美)

点击量:5613 发布时间:2010-05-24 16:23:20

 

看病难、买药贵一直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堪称“新三座大山”之一。今年4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基层群众给予厚望,希望“新医改”方案尽早落实。

一、群众期盼全民医保能真正实现,但又担忧目前的财政资金能否保得起、保得住。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头,弱势群体多,搞全民医保是好事,问题是好事能否办好,能否办到底。以前也曾搞过全民医保,但最后没保住。这次又重提全民医保,出发点是好的,但公共服务的医保资金从何而来。全民医保能否保得住、保到位、保到底,群众拭目以待。在实际工作中,医保工作者反映:鉴于医保的上限、起付线等规定,医保对超贫困人群和家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首先,建议建立一种机制,将因病致贫人员纳入照顾范围,在充分调查其本人及其家人的收入支出情况后,为其核定一个自付比例或额度,剩余部分全部由医疗保险负担,并隔一段时间核定一项。为避免其病急乱投医,也可为其指定医院,协助其选定医疗方案。其次,建议对因实施见义勇为等弘扬社会正气的行为而给本人造成伤害病痛的,其治疗费用可视同工伤处理。第三,在医保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建议将一些特殊情况纳入医保范围并最大程度帮助那些特殊人员,使医保这一惠民政策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第四,医保政策应给老人和儿童特别优惠。

二、群众期盼新医改报销手续更简单,还担忧异地就医的报销问题。

现在的医保报销办法手续繁杂,报销时间漫长,计算方法令人头晕目眩。许多退休老人,特别是多病的老人都希望取消药费报销制度,期望能在门诊时一次性解决,患者只交付自己应当负担的部分,不需要再全额垫付。老年人往往都患有长期的慢性病,甚至是多种慢性病,因此每月吃药是定时定量,不能减少的,还要遵医嘱时常调换药物,更不必说发病的时候自己无法去单位或者社保部门办理报销手续,其他家庭成员必须请假代替办理,实在劳民伤财。其次是异地医药费的报销更是难上加难。不少离退休人员,儿女和亲人都不在身边,有的要去外地投奔儿女,有的要返老还乡,但是他们在外地生病治疗的医疗费用,回工作原地后无法报销,极不合理,给退休老人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麻烦。

.光搞大型医院,老百姓最终还是得不到实惠。健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医院要成为当地大医院的分支机构,而不是独立的私人诊所。严把医生准入关,老百姓才有可能减轻负担。公立医院要改革,同时也要整治那些非正规小医院,对他们捏准病人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大肆做虚假、夸大宣传,坑害患者的行为应严令取缔。

.建议把医疗卫生治疗工作的重点放在三甲以下医疗机构,在设备上大力投资支持,集中各科拔尖人才,进修培养,使现在需要到三甲以上医院才能看的病,下降到三甲以下医院去看,对于多数群众,特别是农民等困难群体来讲,近多了,也方便多了,将会对群众“看大病贵、看大病难”有很大的缓解。

.群众期盼药品的价格能真正降下来。许多群众反映同一种药在不同的药店价格能相差10%20%,甚至有些药能相差到100%300%,令人不可思议。另外,有些药店除经营药品外,还经销化妆品、滋补品、洗涤日用品等,扩大了经营范围,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建议:加强药品的价格管理,特别是确定药品的价格,创建重质量、守信誉的惠民药店;撤销医保定点药店的规定,在各个药店都能用医保卡买药,使所有药店都平等竞争。同时要对一些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严肃查处。

这次医改方案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一分为二地看医改,广大群众的期望很高,担忧也很多,更盼能早日亲身体会到新医改带给来的实惠。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