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岗名籍与地形详勘 ——兼论周边的虹桥河、板桥河与南淝河等水

作者:李志强 责任编辑:王建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2142 发布时间:2023-03-24 17:01:57

道士岗位于俗称双岗老街(《合肥市地名录》定名为双岗街)的东南侧,属于今双岗街道虹桥社区。其得名于何时,已经不得而知。且打听历史上道观的遗迹或传闻,都说无。说不定,近在迟尺的白鳝宫(在老街中段)就是它的庙产。不过猜测归猜测,并无过硬的实据支撑。查《合肥市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卷3《合肥县道教调查报告表》(1934~1936年)和1951年《皖北区合肥市社会团体申报表》,未见记载。不用多说,个中原因是道士岗虽有道士之实却名头不响,而白鳝宫既狭鄙又荒废日深。不管怎样,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某段时期,道士岗一定居住着若干个在家修炼的道士,与外界往来,大概是错不了的。那时候,社会上流行(作兴)道教迷信。因此,远近人家一旦要举办建醮、送葬、洒扫、纳福等仪式的,便会毫不吝啬地花上(对于普通家庭、贫户是咬牙挤出甚至要靠借贷)一笔钱来辛苦盛装的道士们(间有和尚)去家里做趟法事。于是,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口头为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土岗即事命了名。新中国成立后,自1956年(?)月至2012年8月,这座隆起于老北门外僻隅里的土岗子,才算对外有了正式的名字叫劳动村。

其实,劳动村只是道士岗的西南部。在宿州北路未建成以前那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始于双岗街南端入口处的炉桥路将整个岗地一分为二。西北角较小的那块,原址为原合肥市救助站,现改造为阳光尚景苑。另一块面积大很多的分成上下两格,宿州路变电站(原址为住户及荒地)在上,靠东首;居其下的一格又并排划成了三块:西为原劳动村,中则原合肥市交通技校(西、中并一起为今融侨观邸小区),东系原安徽省送变电铁塔厂(后改名安徽宏源电力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已迁出,但原建筑物仍保存完好)的厂区及其宿舍区。从形状上看,面积大的像一只鸟侧翼俯冲着,把脖子伸进南淝河与板桥河交汇口啄饮河水,面积小的乐颠着被大的驮在后翘的尾背上。整个岗地面积等于以上各者之和,约150亩。

在笔者寓存脑海的印象里,昔日的炉桥路宛似一张盘马西视的弯弓,先是往东爬缓坡至原劳动村西头,再缘岗脚部位陡下北行,至救助站大门口围墙前的低洼处(也是曲率最大的弧顶。对面建有若干二三层民房)又绕行向东,由柏油路顿时恢复泥土路上坡,再登上坡顶的炉桥路桥(现为宿州北路上跨板桥河的彩虹桥),一望即见初设的抵达地雷大郢村东边的明光路。据《合肥市地名录》:炉桥路曾名劳动路。摊开一幅民国时期的本县地图,知晓其旧基原是通往定远县的老路(详见拙文《北门轶史:盐汊、私盐》)。回想起本世纪初那几年,笔者因工作时常出入其境,该区域内无一条主干道。炉桥路是其中仅有的两条次干道之一,另一条是沿河路。如今,弯曲细长的炉桥路中间一大段已无存,被新建的宿州北路和其他建筑物截用了;南段被堵在宿州北路西肋的路牙下,不通行车辆;后续的东路远远地延伸在板桥河左岸的瑶海区。

道士岗的东界即板桥河下游的出口段。河水自今明光路泵站(明光路427号)径直南下,经由道士岗顶部下降,止于岗东现沿河路桥处朝南淝河开启的河口。以上是1958年板桥河实施截弯取直工程后才能见到的情形。在此之前,板桥河的出口河道——从“明光路排涝泵站改向东北,两次过明光路,绕双河村过胜利路、蚌埠路、官德桥至凤凰桥入南淝河。”“改线后的新河道,全长540米,较老道出口段缩短81.2%。”(《合肥市城市建设志》,1995年版,以下简称《城建志》)为了方便东西两岸人员和物资日常通行,又在岗顶凿开的河道口上及时搭建起一座木桥(《城建志》称作芦桥,1987年原址翻建炉桥路桥。笔者曾在一份1964年的旧档案里见到一帧木桥的照片)。

从道士岗北行数十步,是来自西侧金笔厂大塘的虹桥河(又称白水坝水,古称洪水河,河水向东从中穿过双岗老街,那里矗立着一座跨河的小桥叫虹桥,古称洪水桥;河道故址现为五河路)。一般认为(以下引号内文字摘自《庐阳区志》,以下简称《区志》),虹桥河或白水坝水东流,“至道士岗东北角与板桥河合流后分二支,一支南入城河(即淝河),一支向东北渡过明光路至铁路西南侧形成半环状,再南过明光路流至水泥厂西南角大窑湾附近又分二支:一支入淝河,另一支呈曲尺形,向东折向南至胜利路与滁州路交会处南侧穿过木板桥,向南过观德桥(蚌埠路与滁州路交会处五米即其遗址)。”按:引文从“一支向东北渡过”至末尾,为板桥河流经地,不关虹桥河,与《城建志》略比即知。

最近几年,为了弄清虹桥河、板桥河的路径去向,以及两者与南淝河的关联,笔者想了不少办法。一方面请虹桥社区葛邦亚去省档案馆从《安徽省志•测绘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搜寻到一幅民国七年的合肥地形图,一方面又从熟悉当时该地地形的原一里井村党支部书记高正文等人那里打听到若干信息,再结合多次实地考察,最后得出异于《区志》的结论:(1)就功能和成因论,虹桥河是季节性涨涸的泄洪渠。其出水或大或小,必先流至靠近今明光路泵站的低洼处,潴为池沼,继而满溢后向东汇入板桥河。往南,受阻于正前方凸起的岗地(按:即道士岗;今彩虹桥与沿河路桥之间落差相当于其地面高程,1964年有关部门勘测的数据是18米。如今当人们站在彩虹桥上举目四望,依然能从现存的地形地貌上辨认出该桥所在的位置明显高于周围)。因此,容易得知:纵使是在雨量充沛的汛期,虹桥河也无力推动它那狂肆的洪流取道岗脊,逾越预设的障碍而鼓行南进。(2)从大岗到道士岗再到雷大郢,直至大东门(旧威武门)东北,过去沿途尽是细浪翻腾似的长冈。正因如此,那眼看着只跨一小步便能投进南淝河怀抱的板桥河,不得不匍匐着由高就低在长冈外缘蜿蜒滑行,最终经凤凰桥与南淝河交汇。而此前它们彼此井水不犯河水。这种由地理因素使然的局面,在明万历合肥县地图、清嘉庆合肥县境水图和1955年《合肥市全图》上都能清晰可辨。

道士岗南侧紧邻南淝河,河道是旧称北濠的末段,在岗咀(鸟喙啄饮河水处)向东猛地转了个大弯,仿佛河流那柔弱无骨的身躯给往外鼓凸的城垣东北角故意顶住了只好如此。史料记载:南淝河中途变道与北濠合一是明正德间发生的事。由此上至后唐天祐6、7年,这里是阔深巨大的北壕;再往前,如果猜得没错,便该面临完整无恙的古逍遥津了(参见拙文《古逍遥津探流》)。

今逍遥津东北,隔河而望的还有上文提及的原双河村,建于1940年,在道士岗东,属于今瑶海区建设社区,地面高程14-16米;板桥河改道前,与道士岗形成对峙,中间夹着一处进深不大的凹形谷地。职是之故,唐季庐州府罗城未建之际,水面平坦开阔的古逍遥津水想必会在暴雨如注中勃兴大发涉足此地,浸湿左右岗脚的袍摆后,恰好形成一道天然河湾。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