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民建青工委委员风采之三

——以舞为旗,弘扬民族文化的王双老师

作者:朱蕾 王双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3049 发布时间:2023-02-09 09:11:16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舞台中央一袭白衣的舞者,时而铿锵激越,时而婉转婀娜,顾盼生姿间如一朵热烈的白莲绽放在聚光灯下。她就是蚌埠民建青工委委员王双,一位坚守舞台20多年的舞者,一位立志成为用舞蹈弘扬民族瑰宝的文化传承人。

她从小就与舞蹈结缘,5岁开始学习,一坚持就坚持了20多年。她回忆道,学习舞蹈的过程非常艰辛,刚开始也想过放弃,但父母的激励和支持让她坚定地走了下去,“你既然选择了舞蹈,就要一生对它负责。” 王双说,父亲的一席话让她对舞蹈艺术时刻保持着敬畏之心,几十年来丝毫未敢怠慢。

谈到舞蹈,她一脸开心自豪的笑容,舞蹈就像她生命中的那盏指路灯,她守了它20多年,它也陪伴了她20多年 ,不论喜怒哀乐,只要可以起舞,那一定就是快乐的。有人问过她,如果哪天你真不能跳了,会是怎样?她回答说,除非心死了。她原本并不明白舞蹈的意义,小时候只有不停的练功与不停的投机取巧,可后来偶然的一次惩罚让她对舞蹈彻底改变。在一次上课中,本来不该迟到的她意外的迟到了,老师训斥后便让她站在镜子前搬腿练习两个小时,身上的疼痛与劳累感让她无以复加,甚至让她开始萌发不想跳舞的欲望,惩罚结束后,老师找她谈话劝她离开舞蹈房,认为她态度不认真,不适合继续训练。回到家中的她心情一落千丈,但是父母的疏导让她反思了自身的问题,从那之后她便端正态度,也明白了跳舞对于她真正的意义。

在蚌埠民建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她负责了三个节目的编排,这对她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在问到有没有什么困难时,她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克服自己的惰性,因为当舞者跳舞跳到一定年限时会出现很大的惰性,依靠原有的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节目京剧联排《盛世新蕾》排练中,孩子们走场变化、站位要求、服饰舞美因为涉及到京剧都非常有讲究,她私下里做了很多功课以求达到舞台最完美,而孩子们的排练也都是亲力亲为。9个月的准备,根据舞台反复调整动作,改变队形,到最后她自己都说,怕孩子们不爱我了。就是这样一个苛求完美的人自己又倾情演绎了傣族舞《小河淌水》,在这支舞蹈中她几乎天天琢磨动作安排,因为是双人舞,合作者之间必须要有互动,才能显着舞台不太枯燥,但傣族舞蹈恰巧对于互动又有很多限制,她就反复和合作老师在舞房里琢磨,38°的天气开着空调身上大汗淋漓,就为磨一个让舞者振奋人心的动作,直至最后磨出一个原创的双人舞蹈。而最后一个节目《五禽戏韵》则是表达五禽戏的传承,在孩子们的动作排练上,她专门跟专业老师学习,仔细和老师沟通讨论怎样在舞台上可以把舞蹈动作与五禽戏包容的更广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环一扣她都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她觉得这就是她对于舞蹈该有的态度。

谈到对下一代的培养,王双望向在练功房挥汗如雨的青年学生动情地说:“当你不会说的时候,身体的语言会帮你表达,跳的是动作,但表达的是魂,不然怎么打动人。不论动作怎么改,心不能改。”这是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一位热爱舞蹈,热爱教学的老师,近年来也收获了不少的成绩。2018-2019年度在安徽省少儿舞蹈电视文艺晚会及安徽省“娃娃乐”少儿舞台剧展演中获最佳指导称号 ;2021年,获邀参加蚌埠市五四青年节颁奖典礼;2022年,编排舞蹈《在阳光下盛开》获得全市少儿艺术展演中学组一等奖。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她的舞蹈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