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升级产业链、重塑价值链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安徽省早在2017年于全国范围率先出台《安徽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条例》,之后又相继推出《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一系列指导政策,无不彰显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安徽先锋作用,无不突出在助力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安徽担当!
从现状看,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8.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5%,我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持续提质扩量增效,取得可喜成绩。然而,虽战略新兴产业初步实现集聚性发展,但仍以“点状突破”“局部崛起”为主;虽关键核心技术和科创平台取得标志性成果,但仍存在产创融合“供需错配”“区域失衡”的发展困境;虽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变革性成效,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仍难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对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突出,有必要提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1.强龙头,壮产业,细分“新赛道”。
截至2021年底,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累计达11368家,已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其中,龙头企业聚焦优势领域,具有巨大的带动效应,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开路先锋”,肩负着先强带后强的重要责任。建议我省围绕信息技术、数字创意、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牵引强、规模大、水平高、前景广的“群主”“链长”企业,推动产业增链补链强链,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丛林中的“乔木”作用,长成一棵,带绿一片。
2.搭平台,优服务,构筑“新链接”。
目前,安徽已建成认知智能实验室等“国字号”创新平台216家,安徽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34家。这些创新平台通过促进资源的汇聚、融合,实现对科技成果的赋能,为成果转化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关键渠道作用。建议我省一方面依托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全面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发挥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协同化发展。此外,基于“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
3.抓赛事,扬品牌,创造“新机会”。
承办高端大型赛事是宣传安徽省科技创新发展独特优势的主要阵地,也是吸引更多优秀项目落地安徽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助推安徽省在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建议我省基于现有产业布局,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高端权威论坛,例如,依托“中国声谷”“中国视谷”“中国传感谷”,办好世界声博会暨全球1024开发者节、“中国视谷”高峰论坛、中国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提升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知名度。
4.促融合,兴业态,探索“新路径”。
区域联动能够推动人才、资源、技术等大量的创新要素融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驱动力。新兴产业技术领域的不断细分对我省跨区域融合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建议我省一是加快省内城域联动,打造一批与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卫星城市,构建高水平网络大城市的支撑体系。二是强化长三角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安徽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区位优势和基础创新优势,推广“总部+基地”“总部+分支机构”等区域合作模式,鼓励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建立科创飞地。三是依托强相关产业,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台湾地区等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交流。
5.建场景,延链条,锻造“新引擎”。
应用场景是引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跨界融合创新,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建议我省一是精心选择应用场景,积极拓展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区块链、生命科学、新能源、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空间。二是系统规划应用场景,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重点领域开展中远期规划,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三是加快建设应用场景,依托“十四五”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支持人工智能在农业、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工厂、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