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以数字要素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作者:胡子燕 责任编辑:王建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12745 发布时间:2022-12-16 18:42:12

庐阳区基层委副主委胡子燕反映:近年来,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首次将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独立成篇。从基层治理到便民助企,不少基层地区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深入打造智慧城市平台,以“数”织“网”、用“智”促“服”,构建起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但通过前期对基层的调研,结合智慧城市运行实践,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强化数字要素赋能,完善数字化服务体系还存在“四多”“四难”等诸多痛点和难点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系统平台多,基层取数难。目前,基层地区在用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系统平台繁多,有的地方达上百个,其中人社、卫健等部门系统平台较多,且大部分平台数据更新维护都涉及考核和硬指标要求。基层人员不仅需逐个平台逐条录入信息,且由于大部分平台管理权限都在省市级以上,基层尚无权限调用、共享前期录入数据,“得不到”“不会用”造成数据使用必须重新采集。

二是“数据孤岛”多,汇聚运用难。目前,由于缺乏顶层设计研究,从国家到省市都是通过部门,以业务为轴线,自上而下部署信息化系统。因此,数据互相独立、尚未互联互通,数据标准不一、无法关联匹配,造成县区更无权限无路径进行整合运用。特别是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城乡建设高度关联的税务、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垂直管理部门数据,地方相关部门获取运用难度较大,无法发挥数据最大价值。

三是部门壁垒多,互通共享难。搭建信息化数据平台,不仅需要汇集大量基础数据,还需整合相关业务数据。目前政府对数据的开放程度并不同步,相较于沪宁杭、粤港澳等先发地区高度开放的数据平台,一些地方很难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数据共享意愿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愿、不敢”等意识和认知层面问题。

四是社区网格多,精准服务难。目前很多城市的街道社区都已划分网格,并配备网格员。为了使网格员的工作效率更高,已投资建设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但平台的使用更多满足于政府的事务性工作和文件上传下达需要,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缺少应有的精准化、个性化智慧解决方案,信息推送和服务“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未真正实现“数据少跑路、居民少走路”。

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制定政府数据共享政策。建议国家层面推动,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部门牵头,公安、市监、民政、税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配合,加快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实用性强的政府共享数据政策,在数据共享范围、数据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数据共享效率、数据标准统一、采集维护流程、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加强指引,有效提升各级政府部门数据共享能力。

二是加大数据整合共享力度。按照“统一架构、互联互通、试点先行、复制推广”的思路,强化数据共享顶层设计并全面覆盖推广。围绕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六要素,不断整合接入业务数据,更新完善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库。进一步规范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和共享交换,依托整合各类业务平台,构建数据标准规范,打破数据条块壁垒,加强与省级、市、区级相关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数据资源汇聚治理、数据深度挖掘与分析应用能力。

三是探索和优化多元场景应用。突出数字政府在基层党建、平安建设、文明创建、民生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应用场景中深度赋能,加快场景应用的横向拓展和纵深化推进。加快部署视频AI分析等可视化平台,通过智能手段,24小时不间断发现高频违规事件并自动上报,开发常态、专项、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及大屏应用,探索形成领先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

四是指导基层升级指挥调度平台。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指导基层进一步完善业务系统平台和人口、法人、房屋、监控等基础数据,推动网格化管理、非警务110、“12345”市民服务热线、应急管理、文明创建等多领域在值班值守、安全生产、街所联动等业务的功能整合、联勤联动及应急处置,打造统一数据池、多屏合一、高效协同、综合决策于一体的城市智慧中枢。完善“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协同能力。(该社情民意被省政协采用)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