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日,怀远县举行私立禹王中学老校区捐赠仪式。
蚌埠民建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好人、禹王教育集团董事长、校长王文年将私立怀远禹王中学榴城校区所有资产无偿捐献给怀远县人民政府,用于公益办学。
私立怀远禹王中学榴城校区始建于2002年,坐落在怀远县榴城镇启王路南、新河路西、禹都大道北,占地100亩,有教学楼4栋,共计2万平方米,包括102口教室,5口理化生实验室,2口微机室,400平方米学术报告厅,20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学生公寓7栋3.2万平方米;学生餐厅2栋8000平方米;行政办公楼,校史陈列馆2000平方米;舞蹈、美术、音乐、书法功能室2000平方米,总计学校建筑总面积6.4万平方米。除此之外学校还拥有一个300米跑道运动场,3副篮球架场地的独立球类场馆。怀远县政府将用捐赠的榴城校区设立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新校名为“怀远文年学校”,并聘请王文年先生为名誉校长。
捐赠仪式上,中共怀远县委副书记、县长高东升代表怀远县委、县政府对于王文年先生的奉献情怀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这次捐赠的善举之行,是造福怀远万千学子的大爱之举,必将推动怀远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教育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教育品牌的进一步作响。我们对王文年先生及禹王中学董事会极高的社会责任感深表感谢,王文年先生的善举再次彰显了“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
此次王文年先生的无偿捐赠行为,使其中国好人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在涡淮大地引起热烈反响,也彰显了他作为一名民建会员的责任担当。
一、坚守初心 打造品牌
王文年,1966年7月生,1986年毕业于怀远师范,现任安徽省禹王教育集团董事长、怀远禹王中学校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文年把为家乡的留守孩子兴办一所人人有学上、上好学的优质学校,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从创办学校的初心“让留守的孩子也有学可上,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到“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直到现在的“培养孩子们的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办学目标,使王文年先生深深地体会到:人生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王文年先生于2000年6月拿出辞职下海、艰辛创业的所有积蓄5000万元创办私立怀远禹王中学,2016年创办蚌埠禹王学校,2021年又创办怀远禹王中学支湖校区。
治水英雄大禹是怀远的精神坐标。王文年先生把禹王精神提炼成“大刀阔斧、劈山开河的进取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变‘堵’为‘疏’的创新精神、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作为禹王教育集团的立校之本。
他始终把对党和人民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全校师生的责任放在第一位。秉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教育理念;强化德育,细化管理,深化教研,优化服务,使禹王学校从小到大,由弱而强;生源规模激增猛扩,校舍建设突飞猛进,教学质量连年攀升。
二十二年坎坷历程,二十二年淬炼品质,二十二年自强不息,使禹王学校由最初的招生仅有228名学生,发展成为拥有13000多名师生声誉鹊起的品牌学校,既满足了留守孩子和贫困生上好学,又满足了外出务工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了办学一方、造福一方、有力促进了地方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王文年先生倡导的大德育育人理念和实效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立德树人的基础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2016年至2022年,怀远禹王中学以留守孩子和贫困生为主体的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连续七年获得怀远全县中考成绩第一名。2018年,蚌埠禹王学校首届毕业生参加中考,获得蚌埠市淮上区中考成绩第一名;2019年至2022年更是一鸣惊人,连续四年获得蚌埠全市中考成绩第一名,创下了禹王学校的中考传奇。禹王教育成了优质教育的排头兵,“在禹王,想不优秀都难”成了流行语。
学校也先后获评安徽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中国民办四星级示范学校、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榜样学校等。王文年校长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奖”、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二、情系留守 点燃希望
“让每一个留守孩子和贫困生都有学上”是王文年先生办学的初心和庄严承诺。
在办学最艰难的日子里,王文年先生虽投入全部积蓄但仍时常入不敷出,还需常向亲朋好友借钱周转,但即便在如此捉襟见肘的状况下,他依然挤出8万多元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70多人,就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书念、有学上。
张文华、计春兰两位学生,家住唐集农村,家庭姊妹多,没什么经济来源,生活十分拮据,想上学,却苦于交不出最基本的生活费,就在两个孩子准备辍学时,王文年先生通过蒋义平老师了解了她们的情况。其实这两个学生当时还未入校,王文年先生本可以不管,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收下了张文华和计春兰同学,并免除了两位学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生活费。在她们毕业考取其他高一级中学后,王文年先生仍一如既往地继续资助她们。
学生杨素伟,因父亲身患绝症,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很多债务。在他读初三时,父亲不幸离世,家庭的不幸,生活的艰难,给了杨素伟很大的打击;他意志消沉,想辍学打工补贴家用。王文年先生得知消息后,立即决定免除他上学所需的一切费用。因此在无后顾之忧的状态下,当年中考,杨素伟考出了600多分的好成绩。安徽首届宏志班当年在蚌埠市招收学生,名额极少,王文年先生便多次找市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积极为他争取,最终被宏志班录取,后又如愿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办学第二年,王文年先生共为困难家庭学生免除学费、生活费及及发放学生奖励金花去16余万元。
2007年,禹王中学举行“温暖鑫泰”捐资助学活动的启动仪式,王文年先生每年定额资助100名家庭贫困生。
2008年以后,随着学校资助学生的投入逐年增多,每年资助学生费用年均100万元以上。
怀远县人口130多万,是个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数十万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打工,留守家中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孩子生活上缺乏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行为上缺人管教,安全上缺于保障,这一切,王文年先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开始思考:怎样让留守孩子吃好、住好、学好,使他们身心健康有保障,让外出务工父母能安心。
相当一部分留守孩子,行为自律性很差。针对烟也抽,学也逃,架也打,网也上,恋爱也谈的“问题生”,王文年先生和同事们深深懂得不能期望一番苦口婆心的说教就能立竿见影改变他们的思想。他采取了“严爱相济”的管理方法:“严”从习惯养成入手,新生入校第一天,头发过长,先剪短;头发染黄的,先染黑,这叫“从头开始”;严格外出请假、零用钱存取两项管理制度;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两会”加强家校联系,聘请专家来校给留守孩子做励志报告和心理咨询;引导学生每天问一问“今天我进步了吗?”;母亲节让每位同学给家长写封信;班主任手机号向学生家长公布,家长随时可以询问到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看到孩子各方面的进步。
同时为了激励禹王学子的成人成才,自2018年起,王文年先生设立了董事长奖金,对优秀学生分别给予金额不等的奖励金。
二十多年如一日,王文年先生已为7000多名留守孩子和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减免学杂费生活费,以及发放优秀学生奖励金累计已达2000多万元。
爱心绽放的地方,生命欣欣向荣。通过王文年先生和禹王人20多年的心血浇灌,禹王学校已成为留守孩子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的学习乐园和精神家园,并使它拥有了另一个被老百姓叫响的名字——怀远县留守孩子托管中心。
三、大疆有域 爱心无垠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向社会奉献了多少。”是王文年先生的座右铭。
禹王学校的创办解决了近500多名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王文年先生先后为学校后勤清洁工人赵秀林等50多名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捐款12万余元。
以一己之力散发耀眼光芒,照亮无数人的黑夜。王文年先生不仅把爱的阳光洒满禹王校园,更是时刻把社会公益揣在心上,让爱的春风吹拂涡淮大地。
2005年冬天,年仅7岁的实验小学学生董明珠得了白血病,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即将枯萎。王文年先生得知消息后,带头并号召全校师生为小明珠捐款18868元,其中个人捐款 9000元。
2008年元月,为拯救尿毒症患儿霍冬修,带头捐款近19000元。
2008年5月,禹王中学在王文年先生的倡导下,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52000元。
2010年4月,禹王中学师生在王文年先生的倡导和榜样示范下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4万元。
2012年,王文年先生带头为蚌埠九中身患白血病的学生李月如捐款2万元,在他善举的感召下,禹王中学师生纷纷捐款,共筹款89896元。
2016年和2020年,王文年先生先后两次向常坟镇王咀村捐赠乡村道路修建费16万元。
从2018年以来,王文年先生为禹王教育集团旗下的龙亢农场医院制定健康扶贫办法: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为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贫困户等进行免费体检活动;为老弱病残患者减免医药费100多万元。同时从2019年起,王文年先生又扩大了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范围,支持文体活动与“夕阳红”事业:赞助怀远篮球协会10万元,举办“禹王杯”篮球赛;年均资助怀远老年协会2万元,举办“重阳节文艺专场演出”等活动。
在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一年里,王文年先生向洪涝受灾地区捐赠款物价值5万元;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捐款15万元。2022年7月,怀远禹王中学支湖校区被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紧急征用为新冠隔离点。王文年先生对隔离点的改造、伙食供应、被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抗疫志愿者的选拔、疫后的消毒消杀等都事无巨细,身必躬亲。近一个月的时间,他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不仅无偿提供食宿、水电等设施设备,还多次为隔离点的医护、抗疫工作者、志愿者及后勤保障人员送去方便面、水果、牛奶等爱心物资,被怀远县工商联评为“抗疫”先进个人。
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多年来,王文年先生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累计价值达300多万元。
二十多年来,王文年先生先后荣获了蚌埠市首届自主创业明星、蚌埠市首届珠城教育十大感动人物、蚌埠市道德模范、安徽省民办学校优秀校长、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0年4月,王文年先生荣获安徽“精神文明十佳事迹”奖;同年5月,王文年先生被评为“助人为乐” 类别中国好人;2011年10月,安徽电视台“天下安徽人”栏目报道了王文年先生的办学历程和奉献业绩。
怀远县文明委授予王文年先生这样的荣誉词:“情系华夏故园,爱洒留守儿童。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是他的执着追求。捐赠千万元,资助贫困生;七千名学子,一个不能少。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无偿捐赠校园,见证奉献情怀。民办教育家,最具责任感”。这是对王文年先生高尚品德和无私大爱给予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