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入会积极分子,近日,我有幸参加了蚌埠民建工程一支部开展的会员活动——欢迎中国法律援助“1+1”志愿者张中新律师座谈会,活动不仅邀请了兄弟支部的支部主委参加,更是特邀了蚌埠民建专职副主委史寅文出席。
此次活动围绕着张中新律师援黔工作事迹展开座谈。座谈会上,张律师向大家讲述了援黔工作一年来的经历,感情真挚、语言朴实、事迹感人,深深打动了每一位会员,掌声不时地响起。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并立足本岗位谈论了近期工作、思想。会员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充分展示了什么是民建风采、什么是民建精神,尽管身份和经历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了民建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场座谈会令我深受感动和启发,也令我精神振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向会员们学习:
一、 立足岗位,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
学习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历史可以发现,建国以来,民建人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支部里的民营企业家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开拓创新、追求卓越,通过努力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支部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名入会积极分子、工程师、国企干部,我一定要不断发扬民建风采,树立牢固的事业观、价值观,不断强化自身履职能力,要做到脚踏实地、精于学习、善于创新,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出发,做好本职工作,弘扬民建精神。
二、 心系百姓,不忘初心的政治信仰
座谈会上张律师的事迹令我感受最深,为了将司法公正带给偏远地区的人民,他放弃了城市的繁华,放弃了家庭的温馨,毅然只身前往大西南偏远地区进行法援服务。当张律师谈到他在山区生活情况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08年汶川地震后我曾在安徽对口支援的松潘县岷江乡参与援建,习惯了城市的便利和喧嚣,在远离家乡的深山中,忙碌的工作、环境的压迫感、精神的孤独感,很快便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而张律师在这种环境下坚持服务了一年,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时刻不忘自己民建会员的身份,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向服务地政府建言献策,提请优质建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保持初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民建人做到了,因为民建人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保持“民众利益高于天”的崇高理想。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时刻以民建人的标准衡量自己,在民建精神的推动下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将理想信念、奉献精神践行于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