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9日下午,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选举产生了由52人组成的民建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
会议期间举行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徽省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由20名委员组成的第十届省委会常务委员会和省委会领导班子,李霞当选主任委员,赵皖平、张怀科、李长忠、陆晓华、吴椒军、徐亚平当选副主任委员,通过了民建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内部监督委员会组成人员。
李霞在闭幕式上讲话。她表示,本次大会是一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新老交替、继往开来,求真务实、民主团结的大会。同心奋进新征程,需要强化思想武装、增进政治共识。新一届委员会将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不渝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心奋进新征程,需要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能力;需要传承优良传统、坚守合作初心;需要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履职成效;需要着力强基固本、加强自身建设。她号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民建中央和中共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及民建十二大的胜利召开!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主委李修松在闭幕会上讲话。他从学问是立身之本、民建组织的培养、本职工作的历程、履职尽责等方面畅谈了感悟,表示将继续关心支持民建省委的工作,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继续努力为民建、为国家作贡献。
大会宣读了给离任同志的致敬信,对他们多年来为安徽民建事业发展付出的辛劳、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昌虎应邀出席闭幕式并讲话。
民建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名单
主任委员
李霞,女,汉族,1962年8月生,安徽霍山人,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8 年 1 月加入民建。现任民建省委会主委,民建中央委员、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民建省直工委主任,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
副主任委员
赵皖平,男,汉族,1966年2月生,河北平山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高级农艺师、高级农经师。1995年2月加入民建。现任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央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张怀科,男,汉族,1963年8月生,安徽肥东人,研究生学历。1999年6月加入民建。现任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合肥市委会主委,民建中央对外联络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
李长忠,男,汉族,1968年2月生,安徽合肥人,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2014年6月加入民建。现任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安徽省(民建)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省直科创支部主委,安徽新城电力建设集团董事长,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
陆晓华,女,汉族,1966年5月生,安徽天长人,研究生学历,审计师。2003年11月加入民建。现任民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科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常委,滁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民建滁州市委会主委,滁州市政协常委、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吴椒军,男,汉族,1965年8月生,安徽歙县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 年 7 月加入民建。现任民建省委会副主委、监督委员会主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民建省直工委副主任、省直合肥工业大学总支部主委,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省政协常委。
徐亚平,男,汉族,1967 年7 月生,安徽无为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教授。2010 年 7 月加入民建。现任民建省委会副主委、财政金融委员会主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
常务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芳(女) 王友贵 方 颖(女) 卢宏世 朱菊云(女) 安 超 李长春 张亨明 周方勤 孟广实 徐伟红(女) 徐铜文 黄家杰
民建安徽省委会简介
民建安徽省委会于1980年5月成立。
民建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52人,其中常务委员20人。
五年来,民建全省共发展会员1352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8.4%,有中高级职称占26%,经济界占63.6%,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占30.3%。会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183人、各级政协委员796人,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司法机关处级以上任职55人,有中高级职称2795人,代表人士比例稳步提高。
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共有会员604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1%,经济界占76.5%;16个地级市都建有民建组织,其中有13个市委会,2个城市基层委员会,1个城市总支部,全省共有基层组织27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