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同台 献艺奥运

点击量:6574 发布时间:2008-07-29 12:39:41

 
蚌埠  胡蔚林
 
    2008年8月8日,民建会员、国家二级演员、46岁周斌和他18岁的儿子周昊将同台在安徽花鼓灯舞《鼓乡情韵》的节目中,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系列表演——“欢天喜地庆奥运”。
父子同台,献艺奥运。这是机遇,更是殊荣。周斌周昊父子为此激动万分,的确,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呢,更何况,这台花鼓灯是安徽唯一被北京奥组委选上的节目。
    周斌,安徽泗州戏剧院的演出科长,他表演得流畅、深沉、精细、浑厚的艺术格调,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1989年,周斌在苏鲁豫皖泗州戏大赛中,节目《淮河魂》荣获优秀演员奖;1993年,他在安徽省戏剧节中,节目《老王卖瓜》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1996年,他在中国戏歌新歌大赛中,一曲《老侉头》荣获银奖;中央电视台音乐MTV通俗民歌大赛中,节目《醉了花鼓乡》荣获金奖;他还荣获了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特殊贡献奖、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26年的演员生涯中,荣誉和赞美对他似乎“得来全不费功夫”,谁又能知道他“踏破铁鞋”寻寻觅觅的艰辛呢?周斌的一串串汗水洒满了舞台,有时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不够理想都使他苦思冥想,夜不能寐。对于他来说,每部作品的创作都是他自己灵魂的表现,是他自己思想、感情、信仰和艺术情趣的体现,同时,每部作品也都表现了他思想的深邃、意境的高超、胸怀的广阔、情绪的热烈,给人以坚强的信心和巨大的艺术感染。这些不是凭一时的即兴或灵感所能形成的,而是他数十年的厚积薄发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无论是表演戏曲、歌舞、花鼓灯、小品还是主持人,周斌样样不逊色,他在很多场合表演,但真正让他最爱的和最难忘的,是到部队的营房去、到社区的居民住地、到农村广阔的天地去表演。周斌热衷于参加蚌埠市政府、文化局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每年都有四、五十场的演出,他负责与当地村干部联系,解决演员们的休息地方,还兼职为做饭的伙夫。在五河、在固镇、在怀远,越是偏远贫困的地区,农民们对科技、卫生、文化的需求就越迫切,作为演员的周斌责任感就越强烈。面对台下农民那善良、热忱的目光,周斌不顾当地条件的艰苦,声情并茂地把一个个节目,一片片深情都献给勤劳、朴实的乡亲们,使乡亲们感动得热泪盈眶。2008年7月12日至20日,安徽泗州戏剧院的花鼓灯表演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文化节暨城市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在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进行了十场100分钟的露天演出,其中有一天忽然下雨,周斌站在雨中和观众们互动,一次又一次地将演出的氛围掀到高潮,深受观众的好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儿子周昊自幼受到泗州戏的熏陶,也爱上了这门传统的艺术,唱念做打翻的功底扎实,2005年1月从安徽省艺术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了安徽泗州剧院,成为花鼓灯的“鼓架子”,他努力将“鼓架子”的功夫与现代舞技法融会成新颖的形体组合,让沉淀着淮河两岸文化底蕴和沿淮人民审美思想的淮河文化——花鼓戏更受观众喜爱。志同道合,从此父子同台演出。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周斌时常对儿子说:“你一定要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艺术没有掺假。”记得有一次,周昊参加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歌舞圣典的最后一场彩排时,由于敲大锣的演员冲得太前,没有及时退后,他在翻最后一个技巧动作时被硬梆梆地摔到地上,在一线敲锣的周斌巧妙遮掩,周昊在同伴的帮扶下,坚持退到后台就晕倒过去。正是凭着这一份对艺术的献身,周昊才有机会和父亲一齐到中央电视台一号大厅为全国观众表演。
    其实,这次周斌周昊父子同台献艺奥运的花鼓灯舞《鼓乡情韵》曾先后获得2006年中国民间鼓舞大赛金奖、2007年CCTV电视舞蹈大赛一等奖,并参加了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在今年2月举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音乐舞蹈专场演出中,《鼓乡情韵》作为汉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大放异彩,舞蹈的各种表演手段,在锣鼓等打击乐的烘托中,突出展现江淮儿女热情、奔放的精神风采,营造欢快祥和的节日氛围。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期盼的盛会,周斌父子能有幸参加盛会并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展示安徽人的精神面貌,这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安徽人而言,都是值得骄傲的,他们铿锵表态:“我们会全力以赴,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