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产品电商品牌化是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推动蚌埠市农产品电商品牌化建设对促进农产品标准化、提高品牌溢价能力、推动平台人才积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蚌埠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意识欠缺,市场美誉度低
一是蚌埠市农产品品牌“小、杂、散”现象突出,原因是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个体经营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不少产品只以地域命名,消费者辨别产品的品牌。二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线上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三是缺少品牌化企业。近年来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或自建电商平台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在农产品包装和销售方面不断创新,但全市农村电商企业普遍规模不大,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农村电商领军企业,缺少区域型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或平台型电子商务运营服务核心企业,无法形成电子商务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种群。
(二)物流效率偏低,产品竞争力弱
电商物流在 “最初一公里”和 “最后一公里”仍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尚未形成完备的物流配送系统,网点不足、收发货不及时、采购配送周期长、时效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而过高的物流成本提高了电商企业运营成本,削弱了产品的竞争优势。此外,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过高,质量难以保证,成为制约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瓶颈。
(三)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匮乏。不仅缺乏高素质、高服务意识的快递物流人员,更缺乏能够熟练驾驭电子商务创新的复合型中高级人才。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营,需要其熟悉电子商务物流实际技能,还要知晓农产品的特种与功能等,但是蚌埠地区农村的教育和训练中,非常缺乏专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培训机制和体系。在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在家从事电商创业的人员基数小,专业知识低,网销理念落后,起不到带头作用;电商孵化经营缺乏技能人才。
二、农产品电商扶贫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扶持力度,细化扶持政策
对电商特色乡镇、电商主体、电商物流、电商品牌等加大支持力度,增强扶持政策的引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龙头企业、休闲食品电商做大做强,推动小微电商集聚发展,提升全市电商发展动力。
(二)注重品牌建设,加强标准化引领
品牌化不仅可以加强对源头农产品品质的把控和保障,更能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农产品的溢价,这也是农业电商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标准化是农业电子商务健康有序 发展的关键。在农业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助于从源头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创建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培育一批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知名企业品牌。鼓励知名电商平台与省内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农产品经营企业加强互惠合作,主动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提升市场知名度,扩大线上销售份额。鼓励电商企业与地方农产品产销组织共同打造农产品网销品牌,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避免同类产品无序竞争。努力打造出类似“阳澄湖大闸蟹”这样的系列品牌,全方位提高蚌埠特色农业产业的附加价值。
(三)优化行业环境,创新营销模式
降低物流成本,给电商提供优质环境。紧跟新兴媒体,可借助“两微一抖”等媒介平台,尝试用网络直播农产品植入营销,还可考虑培养一批“农民网红”,在邀请消费者互动的同时帮助了解农产品。加强村级电商孵化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孵化、网货组织、电商物流、产销对接等功能完善,大力培训孵化村社电商带头人;优化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布局,完善村级服务站点的代购代销、快递收寄、金融服务等服务功能。
(四)壮大人才队伍,广纳电商人才
采取多点、集中、带教等方式开展“面对面授课+实操培训”,强化电商孵化中心的人才培训,对电商带头人、电商从业人员、贫困村组的党员干部等对象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持续开展电子商务进阶课程培训,培训一批电商实用人才。各级政府应与高(职)校、著名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合作,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函授、培训班,真正提高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人员的实操、运营和管理的本领。
(五)强化产品组织,拓宽营销渠道
通过新闻媒体、户外广告、评优选特、电商展销会等多种形式对外宣传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突破产品品牌附加值低的销售瓶颈,打造优质农产品的整体形象。推进电子商务代运营企业与传统企业对接引导实体市场多元化。开展网上业务,促进产业融合推动电子商务在传统行业的推广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