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女士原是民建会员

点击量:5985 发布时间:2009-12-15 11:12:45

    “你们报上要找的好心女士我认识,叫王婉茹,民建会员,在五河县挂职当副县长。”2009年11月25日上午,了解“内情”的朱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提供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

    好心人意外出现

    当天,本报以《好心女士,你在哪里?》为题,报道了12年前,两位贫困大学生在火车上为回家路费发愁,同车的一位好心蚌埠女士临下车时,递给他们50元钱,随后消失在人群中。感恩节来临之际,徐结怀、朱结东两位当年的贫困学生,想找到这位女士当面感谢。报道刊出后,市发改委的朱先生、王先生等人看到了,他们觉得自己以前的同事王婉茹很符合报道中的条件,她爱帮助别人,丈夫是搞化工的,女儿叫方雪,现在在上大学,12年前,方雪在二实小上学。几个人正在议论时,谁都没想到,王婉茹推门进来了。原来,王婉茹从市国土资源局到五河县挂职当副县长了,当天到市内参加一个会议,会议10点半才开始,王婉茹来早了,临时决定到老同事的办公室坐坐,看看大家。大家见到她来,赶快拿报纸给她看,问是不是她,王婉茹看过后,不好意思地承认了:“就是我”。大家赶紧让她跟报社联系,她说什么也不肯。王婉茹离开后,朱先生拿起电话,拨通了本报的热线。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好心人婉拒采访

    按照朱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多次联系了王婉茹,表示想采访她,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当天下午,记者再次联系王婉茹,她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当时看他们回家的路费不够,就想让他们回家,就给了他们50块钱。钱不多,只够他们回家的。当时如果是你,你也会这么做。”王婉茹还依稀记得徐结怀和朱结东两人的样子,“两人个子都不高,瘦瘦的,穿的也很少。当时我女儿在学英语,其中一个小伙子人很好,教我女儿学英语。”“我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大二了。”

    对于徐结怀、朱结东寻找并要感谢她,王婉茹很意外,她说:“要不是你们的报道,这事我都忘了。那是寒假,我带着女儿到合肥出差。没想到事隔12年,他们会找我,要谢我。我也没想过让他们谢。不是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嘛。这点小事,不足挂齿。我并没做什么,他们的老师、父母比我做的多多了,感恩节,应该感谢的是他们。”“如果想见我,他们也不需要专程来,他们都有事业,也挺忙的,哪天路过蚌埠时,再见一见吧。希望他们学有所成,事业有成。做个好心人,把生活过好,工作做好,也帮助别人。”

    通话中,王婉茹一再说,采访就不必了,不要再做后续报道了,也不要写她的名字。

    别人眼中的王婉茹

    采访中,王婉茹无意中提到一件事,说上午她接到姐姐的电话,问她报纸上要找的人是不是她,还没等她回答,王婉茹的姐姐就说:“我一看就知道是你”。一位与王婉茹有过几面之交的同行说,她很低调,很谦恭,对工作很投入,从她开会汇报情况可以看出,她对自己挂职的那一方土地很热爱。同为民主党派的律师张林谈到王婉茹时,第一句就是:“她比较热心。”

    在哥哥王翌的眼中,妹妹王婉茹是个开朗、乐于助人的人,她对工作投入、认真,在家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在外与同学、同事友好相处。

    记者通过114查号台查到国土资源局的电话,打过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接了电话,提起王婉茹,她说:“人挺好的。我到单位时间不长,但我知道她为人低调,在单位很有口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单位捐款捐物时,她做的都蛮不错。”

    找到好心人,找回了一段人生

    听说好心女士找到了,徐结怀非常激动,他说:“非常感谢你们蚌埠日报社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好多次路过蚌埠,都想找你们媒体说说,或者从蚌埠二实小下手开始找,一是没机会在那逗留,顶多是转个车子,二是感觉机会渺茫,时间越久越觉得渺茫,就放弃了。今年,我们的记者田震想策划个感恩节的题材,我说可以做。然后我让记者联系你们报社。没想到,效果那么好。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啊。最早的机缘是,我和那对母女在一个车上,有一个这样细心的妈妈听到了我们的议论和烦恼。这个事情里,最打动我的不是多少钱,而是她那么细心,那么乐于助人。换了别人,可能听听就走了,或者根本就听不到两个穷小子的烦恼。”

    “我这个人是不喜欢说话的,更不喜欢跟陌生人说话,我们能在车上跟这对母女聊天,其实聊得很少,至今不记得聊了啥,只记得教了小女孩几个英语单词。为了这50块钱。我和我的老乡当时就讨论过有机会要回来感谢他们。为此,我特地把‘蚌埠二实小’和小女孩的名字记在本子上,后来时间长了,就找不到了。人的大脑不像电脑内存,存了就总会在那。我的脑海里只是依稀有‘蚌埠二实小’和‘雪’这两个概念,就像50块钱一样,永远都在那里。前面这两个概念越来越模糊,远没有50块钱清晰,但我没想到的是,结果是正确的。这也许就是感恩的力量,会让一些东西冥冥之中不被抹去。今天找到了,我觉得像找回了一段人生。”

    “母女俩可能是我永远的牵挂,今天,对我来说,已经不是说一句感谢的事,而是觉得,她们都过得很好,有一种特别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和牵挂,平时只会发生在自己的亲人身上。那时候,小女孩很小,变化最大的,应该是她了。我相信,她有这么一个有爱心的妈妈,她也一定会很优秀。”

    “我工作之后,也资助过一些贫困生,做过一些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每次做这些事的时候,首先驱动我去做的力量,就是这50块钱。所以我认为,这50块钱,是帮助一个人树立人生观的 50块钱。一个人无意中做的一件好事,其实是在帮别人校正人生。所以我觉得这个力量很重要。”

    徐结怀还说,他和朱结东准备下周三左右来趟蚌埠,他和朱结东也有10多年没见了,他说,没想到,12年后,他们都没有忘记这个故事。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