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力度,让参合农民得更多实惠

点击量:4838 发布时间:2009-12-10 10:17:16

 

(作者身份:民建安庆市主委 安庆市大观区副区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点以来,得到了快速平稳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基金利用效益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安庆市大观区2008年基金运行情况为例: 大观区参合农民在区外、区级、乡镇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金分布比为81.25%、3.30%、15.45%,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分别为36.80%、46.69%、57.86%,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5250元、2104元、1003元。通过分析比照,参合农民住院大部分选择在市级医院,而农民因同一种疾病在市级住院的医疗费用及农民自费的比例明显比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高出许多,这无疑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不利于农村卫生的发展及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造成农合基金的部分浪费。其根本原因是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农民诊疗的需求。怎样实现“小病不出乡村”,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充分发挥基金利用效益,建议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加快规范化建设进度

    我省自2007年实施民生工程以来,各级财政增加了对乡村卫生投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步入正轨,有力促进了乡村卫生的发展。按照省制定的2007-2011年农村卫生体系建设五年规划,纳入民生工程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范围是有限的,未纳入民生工程的乡村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尤其是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如何让参合农民“小病不出村”,得到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真正惠及于民,充分发挥基金利用效益,根本措施是提高乡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建议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按照乡、村的行政建制数,全部纳入规范化建设范围,力争23年内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并列入财政预算。

    二、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加强乡村医务人员培训

随着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新农合的开展,更凸显人力水平不高、人才短缺问题。农民有病要到乡镇以上的医疗机构就医,很不方便。有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少、设施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稍重的病就要到城里看;有的乡镇卫生院未设妇产科,妇女生孩子要到县、市级医院,紧急时耽误病情。县、市级医院的医疗费用过高,加上起付线及报销比例的差异,参合农民受益不大。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乡村人员队伍素质。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我省自2006年始实施“双千工程”以来,促进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有些支援单位的落实力度不够,流于形式,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有限;支援面也不够宽,受援的乡镇卫生院少。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尽可能增加支援人数,并加强监管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务人员教育培训。建议制定实施规划,建立激励机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定期开展乡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积极推动乡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大力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医疗业务骨干,带动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