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1法律援助志愿律师 积极探索法律援助社会公益新途径

作者:张中新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17366 发布时间:2021-09-12 15:07:30

已离开家乡已有两个月了。我的家乡位于淮河中游一个秀丽的城市——安徽蚌埠,怀揣着领导的嘱托,亲人的期盼,我踏上了2021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法援之路。根据本人申请并经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安排,我的服务地处于祖国西南云贵高原东缘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天柱县是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比例最高的县份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这里仅苗族、侗族两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占96%。我作为汉族人,在天柱县我可以戏说自已是“少数民族”了。

原本担心在民族聚居地区语言可能成为工作瓶颈。不过还好,通过新中国七十余年的文化教育普及,大部分群众基本都能听懂普通话,平常工作交流语言并无多在的障碍。我的服务地天柱县境内处于云贵高原和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属于苗岭山脉延伸部分,地势复杂,诸峰陡峻,如屏如障。

建国初期这里匪患严重,盘据深山,破坏基层政权,残害百姓,给初生的人民政权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3野部队曾进驻此地奉命剿匪。在激烈的战斗中,一部分解放军战士长眠在这片大地上。由于深山剿匪,条件有限,部分烈士就地掩埋了。故天柱县除了城里有烈士陵园外,在境内还有22处散葬烈士墓地位于部分山区乡镇。

家父在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从江淮邮电干部学校毕业后,作为技术干部跟随解放大军去新解放区的接管旧邮电机构。我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述革命的故事,在孩提时代就对心中对英雄充满了崇敬,对烈士拥有无限景仰。在从事律师工作后,我每次出差在办案之余,都会挤出时间去当地革命旧址进行参观、去烈士陵园瞻仰、凭吊革命先烈。

在天柱县烈士陵园内,我发现该陵园存在诸多管理不规范地方,与烈士陵园应有庄严、肃穆的氛围相去甚远,部分烈士墓碑文不严谨问题,陵园周边部分居民将私家车停放在烈士墓区,引我的强烈关注。我在随天柱县司法局同志一起下山区乡镇进行普法宣传、社会调查活动中,发现散葬各处的烈士墓也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

我在繁忙的法援工作间隙,进行相关的实地调研,查阅了《天柱地方志》等大量资料,最后起草了3000字的《关于提请天柱县人民检察院对辖区烈士纪念设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履行检察职责的建议》,于2021年8月30日向天柱县人民检察院进行了提交。

在提交建议不到半小时,我就接到了检察院负责公益诉讼部门的戴姓检察官联系电话。在电话里,检察官对我关注行政公益诉讼表示感谢,称赞我撰写的提请检察建议内容详实、论之有据,检察机关会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检察听证会,届时给我发送邀请函,邀请我参加听证会。天柱县人民检察院收到提请建议后高度重视,同时联合天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天柱县凤城街道南门社区等单位对律师反映的问题进行前期摸底调查。

2021年9月10日上午,天柱县人民检察院组织了检察听证会,天柱县政府办公室、天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天柱县民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局、凤城街道、南门社区均参加了本次检察听证。我受邀出席了听证会并与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3人共同担任检察听证员,认真听取了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发言,最后发表了听证意见。天柱县人民检察院及与会相关部门对我这个来自安徽的法律援助志愿律师热心社会公益、对天柱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提出合理建议表示感谢。听证会后达成一致共识,克服困难,加强管理,提升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水平。恢复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之环境,还一方净土,让烈士拥有安息之所。

通过此次提请服务地天柱县人民检察院履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检察职责的建议,有力的促进了服务地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体现了法律援助律师的责任和担当,获得了服务地政府、群众的广泛好评。我以后会在认真办好法律援助案件的同时,更加努力的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社会法律公益活动,以展示出1+1法律援助律师的良好风采。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