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塘侗寨游记

作者:张中新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16123 发布时间:2021-07-26 08:50:31

州庆闲暇之余,从县城搭乘前往坌处镇的农村中巴前往三门塘村。当车驶出县城后,沿着清彻碧绿的清水江逆流而上,在蓝天白云下,我们穿行在起伏的黛色苗岭中,仿佛人置身于迷人的山水丹青之间,那感觉是极其美妙的。经过约80分钟车程,就到了群山夹峙、一水中流的深山小镇坌处。

三门塘村是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该村地处苗岭腹地的清水江(亦称苗江)中下游,行政隶属于天柱县坌处镇管辖。相传500多年前,从湖南迁入的严、谢、王三姓,各立门户,故称三门塘村。因木材贸易而兴盛,在明朝时开辟为木材商贸运输码头。三门塘最盛时期形成了由五条主街巷和众多民居、商号、店铺、庙宇、桥梁、码头等组成的建筑群,其包括了民间典型的水运商贸集镇的大部分类型。同时三门塘村又从外来移民和客商身上吸收融合各地文化,形成了具有多元特色的民风民俗。是北侗文化的典型代表,为天柱、锦屏、靖州、会同四县接壤的湘黔四十八寨之一。

我下车顺山路而下,前行500米,步入幽静、旖旎的三门塘村,整个村庄临江依坡而建,民居石台高筑,多为吊脚楼民居,少部分为四合院,层层叠起,错落有致,直抵山腰。村内现存有宗祠两座,据统计有碑刻300余通,古树68株,印子屋28栋,水井20眼,鱼塘17口,石拱桥6座,石板桥10座,石板路12条,卵石路30多条。

进入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氏宗祠,王氏宗祠又称王氏“太原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毁于同治兵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占地384. 91平方米,建筑面积289.22平方米,建筑面积289.22平方米。该宗祠为封火墙,内为木构建筑,穿斗式硬山顶小青瓦结构。呈长方型由门厅、享堂及天井组成组成,为传统的中式建筑肃穆庄严,古朴典雅,牌楼重檐流苏的庑殿下浮雕有九棵大白菜,造型别致、独树一帜,寓意着“久久生财、清白人家”。生动的体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之间的相互同化融合,反映了中华民族之间相互团结、相互依赖,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倘佯在古寨之中,寨子分布于斜坡的坳间,四周竹树簇拥环抱,风景秀美 其间村巷街道、桥梁码头青石铺砌,阡陌相通。古井、石刻星罗棋布,点缀乡间。踏着田畴地垄,望着稻秧青绿;田边菜畦,野花盛开,蝴蝶翩翩起舞,顿觉心情豁开朗。

村民的印子屋外墙高过屋脊,墙头平翘,瓦盖庑殿式,多级卷云马头墙,墙头下粉刷边带,描绘山水花草虫鱼。房前屋后,地势不同而梯田或在或小,推窗开门满目青翠扑面而来,使人疑为已置身于陶渊明描述之桃源。这些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均为穿斗式悬山顶小青瓦结构,横向三开间或五开间,正中一间设庭堂,庭前设天井,天井两旁设厢房,其门窗雕刻精美,空间布局灵活多变,立体感极强,工艺十分讲究,风格粗犷而不失精致。屋宇前低后高,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有“天上宫阙”的美誉,令人难忘的风光使得不少前来游览的客人赞叹不已,流连而忘返。

刘氏宗祠在三门塘村南,距王氏宗祠不足300米,该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30多年。清朝光绪初年维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门面牌楼,这是一座精美的哥特式建筑,其牌楼立面与澳门大三巴牌坊相类似,可谓中西结璧,融东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在湘黔地区的家祠中,刘氏宗祠的建筑风格极为鲜见的,其造型别致,气势雄伟。宗祠正前面壁上浮雕彩画层层叠起,大门两侧各有三根假柱,每节骨段上均为塔楼式装饰。面壁两侧檐脊上,浮雕有动、植物。动物浮雕有麒麟、紫燕等祥兽瑞禽;植物浮雕有翠竹、红梅等寓祥花草,构思奇巧,工艺超群。反映了刘氏祖先源于中原,后代融入侗族的纯朴理念,也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力。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三门塘古建筑群列入了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其中的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曾于2016年获颁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我们在三门塘村落侗族民居印子房,可以欣赏到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祖国西南山河的壮美;从三门塘的王氏宗祠见证了中原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国家大一统的风范;从三门塘刘氏宗祠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中,可以见证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以及中华文明对异域文化的强大的包容力。

天柱县已于2020年胜利的完成了国家脱贫攻坚任务,成功摘掉了全国贫困县的帽子,我们相信三门塘村在当地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下,一定会秉承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春风,按照党的十九大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社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门塘村这个古老的侗族村寨势必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风采。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