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

——忆蚌埠民建第一届副主委张宝瑾先生

作者:庄宁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4095 发布时间:2021-06-16 15:11:00

人生如酒,岁月如歌。加入蚌埠民建后,我有幸认识了很多令我敬佩、感动的民建会员,他们在各行各业默默地耕耘奋斗着,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添砖加瓦。其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已故蚌埠民建第一届副主委张宝瑾先生,张老的一生都心系民建,为蚌埠民建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蚌埠民建的发展史可以说是老人的成长史、奋斗史!

  一

1940年,年仅十七岁的张宝瑾来到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读书,临近毕业那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很快波及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上海的局势也陷入动荡中。租借被日军占领后,上海的大学纷纷迁往内地。1942年,张宝瑾和同学们赶赴后方,到皖南屯溪继续求学,同年秋天考入当地上海法学院的会计系。当时环境相当清苦,没有校舍,课堂设在当地的祠堂里,没有灯,上课需要早早去,抢靠南的、窗户边亮堂点的座位,才不会太费眼。住在老百姓家里,睡在竹床上,冬天也只有层薄薄的被褥,半夜里常常被冻醒,手脚长满冻疮,点的桐油灯,能用两根灯草就很不错了……张老先生曾感慨。“当时国势危急,国难严重,许多人已经无书可读,我们还有书可读,更应加倍努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法学院复员回沪,张宝瑾作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仍继续留校任职。很快,内战又爆发了,学校工作陷入瘫痪,张宝瑾便回到了家乡蚌埠。

1951年,蚌埠工商联潘锷璋主委受中央民建总会委托,要在解放后的安徽省经济中心蚌埠成立民建地方组织。潘主委找到了张宝瑾,邀他一同组建民建地方支会。时间紧、任务重,助手只有潘主委的私人秘书及一位通讯员。张宝瑾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向中央民建一遍遍地写文案、递交材料,向当地军管会提申请等,1952年9月1日,中央民建和军管会正式批准成立蚌埠民建地方组织,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建国会蚌埠支会筹备处。只有五位民建会员:潘锷璋、张宝瑾、张立轩、姜洪官、蔡洁臣。

人员是关键,张宝瑾开始着手发展新会员。当时正是解放初期,八大民主党派中在蚌埠成立了地方组织的只有民建、民革、民盟三个党派。大家对民主党派的性质还不了解,张宝瑾积极与工商联同志及当地私营工商业者沟通联系,传达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政策,打消大家心里的疑虑。当月就发展了十余名会员,第二年,入会人数有三十多人,到了1957年反右派前蚌埠的民建会员人数已达123人。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像风暴一样席卷全国,中央民建的创始人黄炎培同志被划为右派,蚌埠工商界和各民主党派很多同志也被打成右派,连一时间人人自危。特别是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政治斗争不断升级。张宝瑾被列为当时的重点监控对象,被关起来进行思想改造。蚌埠民建的办公用房也被造反派们征用了,干部被扫地出门,事实上,不止蚌埠民建,各民主党派都被迫停止办公。

这一停,就是十年。

1968年10月,蚌埠民主党派机关全体干部卷起铺盖下放到 “五七干校”从事体力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下放之前,张宝瑾遇到了前所未见的难题:造反派紧急通知,各民主党派的档案都要上缴到市档案局。要知道档案是民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民建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的真实记录。里面不仅有蚌埠民建创建之初的珍贵历史文献,还蕴藏着许多参政议政的信息、会员们众多的智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张宝瑾经过再三思索,决定冒险犯难把民建档案保留下来。他和蔡洁臣一起把档案藏在一个木箱子里,对外则宣称,档案已遗失。当时正盛传蚌埠即将发生大地震,造反派们也人心惶惶无暇追问,蚌埠民建的档案得以侥幸留存下来。为确保档案安全,张宝瑾和蔡洁臣商量,档案随人走,人在档案在。于是他们在被下放到老鸭湖农场进行劳动改造时,也随身携带着个不起眼的木箱子,并把它藏在一个废弃的木屋里。1979年蚌埠民主党派恢复办公时,这些珍贵的档案才得以重见天日。八大民主党派中,只有蚌埠民建的档案保存下来了。

                 四

当年,张宝瑾下方的“五七干校”是在蚌埠西郊燕山乡金圩村老鸭湖农场里。老鸭湖农场风景秀丽,居民淳朴,但那里绝非世外桃源。张宝瑾和队友们住的房屋是农场原来养牛的棚子,里边虽然已进行了清理,并搭好了竹架子床,但前后檐墙就是一层席子,好几处是破了的洞口,风雨无阻。农场的生活很单调,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类似于军事化管理。一日三餐在食堂吃,饭前要在毛主席像前背诵毛主席语录,早晨要请示、晚上要汇报。上午学习毛泽东思想,结合自身谈学习体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下午种地、盖房子。最辛苦的一段时期是每天清早到蚌埠东郊的肉类加工厂区拉肥水,木架子车上面摆放着装肥水的木桶子,张宝瑾他们每天要拉着它来回要走上三十多里地。这样的长途负重劳动过去很少干过,大家都累得够呛,张宝瑾手上都磨出了血,脚底板也磨出了泡。每日满负荷干十多小时的体力活,伙食却极差,一周只能吃到一次肉,油水也少,主食还得按定量吃,很多时候都吃不饱肚子。

下放期间不允许请假回家,当时张宝瑾的孩子还小,父母身体不好,家里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有一次妻子寄来封信,说是女儿病了,发高烧几日不退,信中还附上女儿的字条,上面写着“爸爸,你怎么还不回家啊?”张宝瑾看着,眼泪当时就掉下来了,那几天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情绪不稳定,睡不安稳,有一次夜里做梦时竟迷迷糊糊地伸手摸邻床队友的额头,看是否发烧了。

那种日复一日,单调没有尽头的生活很容易让人心生厌倦。然而,张宝瑾始终记得毛主席在建国之初对民主党派的定位——“民主党派是共产党的朋友,是共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力量”他坚信,眼前的乱象不会长久,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真正的共产党来收拾残局。

 “四人帮” 被粉碎时全国一片欢欣鼓舞。党中央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摈弃了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事求是地对各民主党派、地位做出新的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使民主党派重获新生,民主党派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根据上级的决定,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民主党派干部,全部调回原单位,被造反派抢占的工作用房也一并归还。1979年5月,蚌埠市民建正式恢复办公。

 1979年10月,张宝瑾作为蚌埠民建的代表出席了中央民建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中制定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为张宝瑾此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让张宝瑾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像二次解放一样,充满了干劲和盼头,张宝瑾暗暗发誓:要把有生之年,作为报国之日!

 重建家园时百废待兴。当时,蚌埠民建会员人数只剩下了82人。发展新会员举步维艰,人们心里还残留着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以为民主党派是资产阶级政党,不大敢参加。张宝瑾积极向大家宣传党的多党合作制的方针政策,慢慢打开了局面,发展了当时蚌埠民主党派中的第一个单一支部: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治淮委员会支部。此事影响很大,治淮委员会党委也高度重视。第二个单一支部设在玻璃设计院,在全省都有影响。不仅如此,张宝瑾还根据中央民建的有关规定,着手发展了合肥市及芜湖市的地方组织。

“有生之年,是报国之日!”张老当年的誓言,至今听来仍让人热血沸腾。几十年来,张老也正是这么做的,为蚌埠民建的发展壮大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奉献着。对此,民建市委也一直给予高度肯定,1966年,蚌埠民建市委向张老颁发了“特别贡献奖”、1988年张老荣获市记功、1995年张老被安徽省民建评为“优秀会员”、2001年张老的提案《有感于市政协委员明察暗访》被市政协评为“宣传蚌埠政协工作好新闻”、2006年~2010年度张老均被评为“优秀会员”、中央民建委员孙起孟先生也曾题词赞誉张老“实至名归,循名责实;从零做起,功在不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老退休后仍被蚌埠民建市委返聘,留在民建市委继续工作,为换届等会里的政治大事出谋划策。民建的每期会刊和会员的提案张老都要仔细阅读,其中的错误张老都能一一指出。会里的年轻同志,张老更是手把手地教,为蚌埠民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张老还积极和民建老会员联系,每逢过年过节都要打电话和他们问候沟通,对会员们的家庭情况和困难都了如指掌。

蚌埠民建创建六十多年,蚌埠民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在珠城的各行各业都有精英,民建蚌埠市委已经成为推动蚌埠各项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看到蚌埠民建不断发展壮大,张老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张老的晚年生活里,仍心系蚌埠民建。《蚌埠日报》、《上海新民晚报》及《蚌埠民建会刊》是张老每日必看的两报一刊。张老曾说他这一辈子,除了读书看报写写文章也没有别的爱好,晚年时尤喜欢诵读古文、古诗词。比如说《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等,这些话里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道理,不能忘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张老最喜欢的诗句,张老虽已离开大家快五年了,纵观张老的一生,也像他心心念念的诗句一样,让人感动,震撼!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