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民建滁州市委以提升政治“三力”为重点,紧扣知信行合一这个关键,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会员共同思想信念进一步夯实,民建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显著提升。
一、健全机制,推进有力。一是启动早。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后,民建滁州市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市委扩大会议传达动员会精神,研究制定滁州民建学习教育方案,明确“六个一”具体措施,即:举办一次全体会员培训、开展一次党史观摩、组织一轮“多史”论坛、开展一次调研考察、举办一场趣味运动会、开展一次对外共建。二是力度大。成立由市委主委任组长,6位市委委员各有分工的领导工作小组,主委亲自抓、亲自管。建立联系点制度,每位市委委员联系一个支部,负责工作的督促、活动的指导等工作。三是导向明。将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基层支部年度量化考核范畴,年终各支部主委在市委扩大会议上进行专题汇报,市委主委分支部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二、学思践悟,以知促行。一是理论学习先行。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重要知识市委会集中学、基础知识支部组织学、专业知识邀请专家授课学,认真学习“五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要求等。组织各类学习培训13次,其中市委主委带领市委委员、支部主委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二是注重实践教学。积极组织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学习,接受熏陶,坚定合作初心。活动以来,先后组织会员赴嘉兴市南湖红船、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皇甫山革命烈士陵园等参观学习。三是用好“指尖课堂”。积极拓展会员教育学习渠道,制作学习教育微视频,规范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深化示范引导。琅琊支部邀请琅琊区委党校专家开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暨党史教育专题报告会”,全程在新安晚报网络平台直播,浏览量达到2500多人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三、因地制宜,擦亮品牌。将学习教育与民建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确保学习教育落地落细。一是打造“一支一品”。引导支部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特色活动品牌,“一支一品”滁州模式得到民建省委领导高度肯定。 “送健康进社区”、“党内党外结对共建”、“巾帼心” 、“小年与孤寡老人同吃八大碗” 、“法律+”、 “千秋大讲堂” 、“校企合作”等,都已成为全省民建特色工作品牌。二是建好“民建心苑”。开展支部活动阵地“民建心苑”标准化建设,明确“三统、四有、三公示”的建设标准,7个支部、1个小组实现固定活动场所全覆盖,并配齐了基本办公用品,做到组织有形象、活动有场所、学习有阵地、内心有归属。三是推行榜单制管理。编制“名剑、活力、亮绩”三榜,其中“名剑榜”公布每年会员受县级及以上表彰情况,“活力榜”公布会员全年参加支部活动情况,“亮绩榜”公布7个支部年度考核情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支部活动参与率低于50%的会员,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对获得“优秀支部”的,次年支部人均活动经费增加25%,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统筹兼顾,做有实效。将履行职能、服务发展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切实为滁州发展汇智聚力。在参政议政方面,组织会员赴嘉兴开展科技创新专题调研,提交了高质量调研报告。积极引导会员围绕社会热点、群众关心事情撰写社情民意,目前共提交社情民意14篇,被民建省委采用6篇。在社会服务方面,组织会员向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捐赠口罩20万只,赴滁州高铁站给环卫工人送爱心早餐,购买贫困户自产蜂蜜50多瓶,展现了民建的责任担当。在服务中心方面,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先进地区民建组织互动交流,推介滁州、促进合作。4月份,与嘉兴民建缔结友好组织。目前,滁州民建已与上海长宁、扬州市等民建结为共建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