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记忆(四)

——渔村古渡

作者:邵体平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3056 发布时间:2021-05-07 09:30:48

渔村古渡。闭上眼也能历数,由蚌埠段的河湾自西往东:朝阳路宝兴面粉厂的货运轮渡的二号码头、米坊街客运的一号码头、延安路的吴庵渡口、交通路的三号码头,再往东,依次,便是小蚌埠渡口、郑家渡口。

蚌埠航运客运港位于米坊街北端,称之为一号码头。经过客运码头,候船室内挤满旅客,早期,由正阳关淮河小轮有限公司“利淮”、“九臬”号两艘小轮船参与客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淮河航线的“东方红号”系列客轮,上水可逆流至河南,下水则顺流至江苏。检票放行的当口,乌鸦鸦一片,大包小包,手提肩扛,争先恐后,潮水般涌向港口,涌进船舱。

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翻过大堤,就见港内一艘艘舟船,一篷篷白帆从波光潋滟的远方翩然而至,静泊港湾。桅樯似林,千帆云集,铁驳货轮,百艐争流。汽笛的喧嚣,伴着搬运工人的号子此起彼伏。更有无数木制的小木船荡如片片柳叶,打渔人网撒碧波,满目鳞光。

那时,淮河的水流清澈透底,淮河的鱼虾味道鲜美。河蚌,当地称“歪歪”。河蚌烧粉丝,则是蚌埠的一道美食。

波浪滔滔,哗哗的淮水卷起浪花千层,拍打堤岸,欢笑着从脚旁淌过。

繁忙的渡口,凸现乡土味十足的码头文化,渔民、船工、纤夫、搬运工高亢的号子,节奏分明,粗犷豪放。南腔北调,夹杂着淮河流域风格各异,别有一番滋味和韵律的各种方言、俚语,闻之让你热血沸腾。船工时不时吟唱出的委婉动听的光棍溜子、“淮词”小调,那荤素皆有、亦谐亦庄的民间小曲,如泣如诉,随波逐流,被淮风吹得时高时低,传入耳畔,叫人心里酸溜溜的。

轮渡。宽大的船体是露天的,满载汽车、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一趟趟地劈波斩浪,往返南北。

朝阳路二号货运码头最为繁忙,沿岸搭跳,装船卸货,宝兴面粉厂整车整车的麦子进厂,整车整车的面粉出厂。那时,生产力十分低下,装卸工们如同蚂蚁搬家。两人掀起沉重的麻袋一角,一声“哟呵”,便抬了起来,那边,早伸过去一颗披着粗布片的脑袋,扛起便走,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经过窄窄的长长的跳板,晃晃悠悠地来到岸边等待的平板车旁,只需一掀,便被整齐地码放在平板车上,自会有人拉着沉重的平板车往返运输,上坡时,弓身曲背,皮带深深地勒进皮肉,板车蜗牛般移动。下坡时则需高高地昂起车把,疾步如飞,一溜小跑。故而,当时流行这么一句话:拉板车的你别怕,有上就有下。

往往,过于劳累,拉板车者经过某个杂货店的门口,会松开车把,趋步上前,从衣兜掏出几分钱,扔在柜台上,杂货店的老板便会揭开酒罈,拎起竹端子,往瓷碗里打上满满当当地一端子烧酒,拉板车的接过,昂脖干了,而后,一抹嘴,拉着平板车离开,再瞧那脚步,自是轻快了许多。这般喝酒,如同加油。

摆渡。渔村古渡,几叶轻舟,风口浪尖,荡若摇篮。洋桥以东的吴庵渡口、小蚌埠渡口、郑家渡口,煞是热闹。摆渡数量有限,属当地渔民和船工就近而设,收费两分,以方便淮河南北的民众走亲访友,赶集采购。

摆渡通常采用破旧的小木船,当地人称之为“小划子”,小划子每次仅能上七八个人,若是汛期,波涛汹涌宽阔的河面之上,小划子便荡如片片柳叶。人上齐,摆渡小划子的船工便会摇动双桨,一推一拉,捆绑双桨的皮条摩擦,发出“吱吱呀呀”地呻吟,木桨搅动水流,小船儿便顶风破浪,一点点地向彼岸移动。

摆渡者多为男性,偶尔也有中年妇女操桨。1968年插队下放之时,没钱买火车票,我偶尔会从位于固镇县曹老集公社的生产队出发,徒步20多公里回城,途经吴庵渡口、小蚌埠渡口、郑家渡口,坐上心仪的小划子。那段岁月,令人难忘。

如今,蚌埠解放路斜拉桥、朝阳路大桥、大庆路桥、陆续沟通淮河南北,蚌埠众多的渔村古渡,终于淡隐于淮河的波涛。

                                                                                                        作者系蚌埠民建原办公室主任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