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民建淮南市委“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助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组在市农业农村局种植管理科长房中华陪同下,前往凤台开展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凤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该园由安徽州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打造的一个核心产业园区,由江苏绿港运营管理,属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功能化项目,为长三角提供绿色、有机、生态的高端农产品。项目总投资6.88亿元,总占地面积1045亩,高端设施农业面积49万平方米,智能化温室20万平方,年产蔬菜2000万公斤,种苗2亿株,产值超过2亿元。站在采用世界先进的光散射玻璃的智能化温室内,大家望着立柱水培、倒金字塔式栽培、风车式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等多种种植方式,不禁感叹:这才是现代化农业的设施。房中华科长介绍说:园区包含智慧农业生产、工厂化种苗繁育、高科技示范展示及观光采摘、家庭农场模式示范、自动分拣包装、职业农民培训等六大功能区。具有综合技术领先、单体面积大、建设成本低、产出效益高、辐射带边能力强的特点。代表了我国未来高标准、高产出、低污染的经营理念和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的农业发展方向。
调研组随后参观了凤台县国武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国武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方式。沿淝糯米合作社理事长陈宏斌介绍:我们组建了为农服务中心、农机专业合作社、烨铄米业有限公司、庄稼医院等经营服务机构,为社员提供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条播(统一机插秧)、统防统治、统一收割、统一加工销售、统一秸秆综合利用,形成覆盖全程的保姆式服务体系。由合作社托管的农户农田稻麦年产量合计达1053公斤,比全乡平均亩产高288公斤,增产率高达38%。与粮食产量增加相对应的是种子、化肥、播种、收割等种粮成本的减少;带动农户增收1800多万元,辐射带动杨村镇15个行政村和钱庙等乡镇及临近颍上县小农户近1万户。
通过调研,成员们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的1+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模式和国武公司的农资集中采购、田间管理科学、先进生产技术运用、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运作以及“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订单式销售等经验做法深为赞同,认为农业生产托管是解决农户打工、种地“两头跑”“两不保”“增收难”的关键,农业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