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68(二十四)

——插队生活拾零

作者:邵体平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2625 发布时间:2021-03-18 08:50:37

又下雪了。

先是啪嗒啪嗒的细细的盐粒子,而后,变成纷纷扬扬的雪花,随着狂风半空飞舞,片片打着滴溜儿旋转,不经意间,便遮盖了纵横交错的沟渠,淮北平原又成了白茫茫一望无际的雪原。

知青们开始相约返城,来到火车站,当时,我们很少买票,也没有钱买票,好在列车员家里个个大都有插队的下放知青,对我们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城里过不了几日,却总觉得自己的家还是在远边的穷乡僻壤,便又陆续归队。

农人们开始猫冬。

夜半,屋外,狂风怒号,连贯性地发出鬼哭一般“呜哇呜哇”令人心悸的声响,那声音,那气势,仿佛要将整个屋顶都掀了去。

狂风一阵阵呼啸着刮过原野,刮过屋顶,刮过插队知青们如同凝结成冰块的心坎。

薄薄的被子根本取不了暖,蜷缩在冰冷的被窝里,犹如躺在冰窖,浑身冰渣凉,辗转反侧,横竖睡不着。那时,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夜,可怜的期望点燃几根火柴取暖的小女孩多么令人心酸。

透过屋檐下挂着的长长的细圆锥形的冰滴溜,冬日的阳光,再一次灿灿地照地茫茫的雪地之上,映在我插队时节的记忆里。

白天,滥子、小矮子等小伙伴们时常聚集在知青们的宿舍内,有一搭没一搭地寻找着有趣的话题。

岁月蹉跎。

屈指算来,插队整整一年。当初的新奇和新鲜感早已淡漠,苦难的日子令知青们内心一片迷茫。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一个16岁的单纯懵懂少年,根本想像不出他的未来。

于是,我便主动和小滥子、小矮子相约:再去茫茫雪原,下扣子,套野兔。

捱过漫长的冬季,总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季更迭。插队知青和农人们的生活,难道会是简单的重复?

一晃,50年过去了。

蚌埠城市的外延得以扩展,2004年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以规划30平方公里的范围为起点,调整蚌埠市部分行政区划,将原郊区的小蚌埠镇、吴小街镇、原中市区的淮滨街道、原属怀远县的梅桥乡、原属固镇县的曹老集镇合并成立为淮上区。我原先插队的固镇县曹老集的新台孜,刚好被划入蚌埠淮上区,新台孜全村的农民成了蚌埠人。当然,也包括和我一样变老了的小滥子及他的儿孙们。

                                                                  (完)

                                                                                                                   作者系民建蚌埠市委原办公室主任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