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68(二十三)

——插队生活拾零

作者:邵体平 责任编辑:郑楠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2947 发布时间:2021-03-18 08:48:59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中秋的圆月亏了牙没多久,南场上集体群居的插队知青便分伙了,他们不再在一个锅里搅饭勺,生产队给每个知青划出三分自留地。

知青们有了私有财产,单立门户,小团体便分解为若干个“家”。

知青们守着三分自留地,却很少有人会拾掇,不是故意撂荒,而是播种之后,知青们极少有精力过问,大多荒芜,蒿草长得比庄稼还显得精神茁壮。

而生产队分配给我的三分自留地,三奶奶则指派大儿子沈建青负责,深耕细作,播种油豆,施肥锄草,长势喜人,收获了满满一面袋子大豆。

国家批给插队下放知青安家落户的木材从县里买了回来,秋后,生产队开始组织劳动力,踩土墙,上梁头,毵茅草,为下放知青盖泥皮土墙的“集体宿舍”。

物质匮乏,小小的年纪,我们几个知青赤膊跣足,在生产队农村老把式的带领下,挑水和泥,颇为内行地在泥土之上,再均匀地撒上些碎碎的麦秸杆,以增强泥土的韧性。那一把把金黄色的碎秸杆,拌入泥浆之前,在我们的手中颤抖如云,阳光的辉映下,闪着金子般极具诱惑的光泽。我们一个个痛快地赤脚光膊,只穿一条破烂的裤衩,急不可耐地蹦入泥淖,顾不得麦秸扎足,相反,却由衷地感到了一种莫明其妙的痒酥酥的快感。

为自己营造幸福,是真正的幸福!

光脚踩泥,抡臂摔模,烈日之下,知青们为脱坯,先脱去了自己的一层皮,骨酸腿软,双臂红肿,烫若火炭,浑身上下如同散了架。

生产队下放知青的集体宿舍,盖在村子的最东头南北向的水渠边,东西走向,每人一间,整整齐齐,一连串十一间草房,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寄宿的小滥子家,搬进新居,住在由西边数的第三间草舍里。

其中的两对男女下放知青合了被铺,结婚了,开始共同创造新一代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的小社员。

这时,兴修水利的工程开始了,豫、皖、苏三省共同协作治水——开挖新汴河。新汴河西起安徽省宿州地区西北沱河的七岭子,东穿京沪铁路,经灵璧、泗县,穿越皖、苏交界处的岗岭—徐岗,下经江苏省泗洪县入洪泽湖的溧河洼,长127公里。因河道临近已淤废的隋炀帝时开挖的汴河故道,而名为“新汴河”。

农业学大寨,人民公社给各个生产队下派了挖河任务,规定时限,这是政治任务。

战天斗地,豪情满怀。生产队精挑细选,派出强壮劳力上阵,我虽然算不上强壮,但也强烈要求跟着去了,至少——我可以帮助炊事员韩恒贵烧火做饭。

南场,生产队的木轮牛车整装待发,上面堆满了大米、稻草。大米是我们的口粮,稻草则用来打地铺。

老牛慢吞吞地拖着车辆,越过京沪铁路向西,再往北,整整一天,才到达“新汴河”挖河工地。

工地上人声鼎沸,彩旗飘扬,民工密集,劳动的号子高亢有力,震天动地。

白石灰划出的区域标出了各生产队的施工范围。那个年代,缺少大型机械设备,人海战术,蚂蚁啃骨头。凭的全是一颗红心,满身汗水。

每天清早,吃过早饭,民工们扎紧破棉袄,肩扛着锹锨、箩筐、扁担等家伙什上了工地,挖的挖、抬的抬,热火朝天。

工程要求,河床底部宽90——115米,一般挖深与筑堤高度各为4——5米,河道宽距350——560米。

河床底部,泥土松软,竖锹的使用,看起来很轻松,挖泥如同切豆腐,大块的泥土装满箩筐,就得沿着梯形的河床,挑上四五米高的河堤,如此往返运输。

当然,更多的是换人,轮流上阵。

河堤工地条件艰苦,随处可见低矮的庵棚。夜间,马灯的点点亮光,与天上的星星辉映。那是各个生产队自行搭建的民工住处,窝棚内,将几捆稻草捆松开,往地下一摊,全滚地铺。

劳累了一天,民工们夜里沉睡,梦乡里呓语绵绵,鼾声如雷。

各生产队民工的后勤保障均得自行解决,我们生产队30多名民工的一日三餐,都由炊事员韩恒贵和我负责。往往,鸡叫头遍,炊事员一声吆喝,我便得爬起来,揉揉睡眼惺忪的双眼,蹲在泥土堆砌的灶台前,点燃柴禾,烧水煮饭。

熊熊的火焰燃烧起来,映红了脸庞,我感觉到阵阵暖意,然而,刺骨的冷风从背后吹来,却出奇的凉。

真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用不了多久,团团蒸腾的水汽便噗噗地从大铁锅盖的边沿溢出,渐渐,锅内滚动的米粥粘稠起来,透出浓烈的香。早晨,这种被当地农民称做“二抹头”的米饭,介于干饭与稀饭之间,不限量,每人喝上两三碗,便得上工地干活。

晌午和晚上,炊事员韩恒贵便挎着一个盛满大米的竹蓝子,歪歪地负重,带我来到不远处清澈的塘边,淘米。

人常说:大锅的钣,小锅的菜。大锅煮出的米饭真香呵,只是,缺油少盐的炒青菜不太好吃。记忆中,大锅底厚实的黄澄澄的锅巴,则是我的最爱,铲起一块填到嘴中,嚼起来妙不可言,真是一种绝好的美食。

革命加拼命。一个多月过去,当年挖河的任务完成,各生产队的民工便可相继撤回。(待续)

                  

                                                                                                             作者系民建蚌埠市委原办公室主任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