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业科学发展 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点击量:6035 发布时间:2009-09-03 15:44:56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推进金融业科学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是实现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双赢”,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关键。由于我国主要支柱产业的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影响的逐步显现,消费、投资、进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经济增长呈回落态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当前特殊时期,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共同联手,群策群力,共克时艰。只有推动金融业科学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才能为提前八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力推进金融稳健发展

这次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是世纪性的,全球性的。目前,这场危机还在深度扩散和持续蔓延。从这场危机蔓延的规律看,在地域上,从美欧到中国,从国外到国内;在性质上,从金融到经济,从虚拟到实体;在路径上,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从行业上,从终端到前端,从下游到上游。目前,尽管金融危机对我国相对影响相对较轻,但金融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与发展目标比,金融支撑力度仍显不足。以铜陵市为例,铜陵市出台的工业强市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2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400亿元和2000亿元,形成一批千百亿元产业、千百亿元企业。根据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五年需要累计超过800亿元的工业投资作支撑,按目前项目银行贷款比例测算,需要新增贷款500亿元,每年要新增贷款达100亿元。

二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主体缺位,中小企业融资难。大企业融资相对容易,而大多数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

三是产业面临调整、优化、升级。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国家、省重点确定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业调整、优化、升级,国家日益重视节能和环保的环境下,企业融资需求很大。

四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个别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对银行贷款不能很好履约,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

从银行方面看,一是商业银行贷款“门槛”较高,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经营战略转移,向优势地区、优势行业、优质客户集中,对没有完成资本积累,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支持不够。二是贷款审批权力上收。三是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束缚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企业方面看,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性较强,企业规模相对偏小,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族式特征明显,影响了银行对企业的评级授信,有些企业负责人缺乏做大做强的动力与信心,不能主动与银行进行沟通。        

但从总体上看,金融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有利的因素:

一是宏观上,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金融业积极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二是地方省市县各级坚持抓好项目建设,新上和储备了一批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为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上级行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目前,随着国家政策调整部分金融机构上级行正在转变过去信贷向大企业集中的观念。外部很多大的商业银行都已经转变了只在大城市发展的观念,开始向中小城市发展,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

四是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时提供了大量金融有效供给。

二、理清思路,积极应对,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眼前与长远、保增长与优结构、创新与风险的关系,促进金融业发展上新台阶,为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提供支撑作用。

一是更加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业要时刻牢记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鱼水关系,坚定信心,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千方百计地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要贯彻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积极支持以政府为主的扩大投资、启动内需、增加基础设施的重点工程项目,特别是支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千百亿工程的重大项目。金融机构要抓住重点推出的有影响且有带动力的大项目,在方式上可以采取单独或合作的形式,支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去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下调。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金融机构要提醒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抢抓政策机遇,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投向,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对接,并积极争取上级的倾斜政策。

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对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大市场,也是全新的市场,整个信贷规模很大,可能利润比较低,但是相应的风险也低,各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创新贷款模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促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

要加大对“三农”的投资。“三农”跟中小企业也是联在一起的,我们的“三农”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种植和养殖,包括农村的一些个私经济、家庭工业、农产品加工都在内。我们的农村金融机构,包括一些小的股份制银行,可以转变理念,合力支持“三农”发展。

二是更加自觉有效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化危为机。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少数还出现了风险。在企业发展关键时期,也是对我们工作水平和责任意识进行考验和检验的时候。在深入实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那些没有逃废债行为、确实由于经营原因遇到困难的企业,能救的还是要尽量救。在危难时刻帮还是甩,结果完全不一样,金融业机构要真正拿出与企业共渡难关的态度与行动来,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会让企业一辈子从心底里感激你。对于明显有一定风险的企业,也不要消极地总结经验,更不可草木皆兵,盲目地收贷或过度地慎贷,努力避免出现行业龙头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现象。另一方面,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于一些经营稳健、现金充裕的优势企业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为危机不仅带来原材料降价的好处,也蕴涵着低成本兼并收购和进行产业整合的难得商机。各金融机构也要善于捕捉机会,支持企业化危为机,进一步加大力度,特别是要积极用好并购贷款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对外并购重组和“走出去”,加快发展。

三是更好地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促进科学发展。当前讲“保增长、促发展”,实质就是保有质量的增、促科学发展。始终坚持“有保有压”,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并利用信贷杠杆的导向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也是金融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保事关发展大计的重点工程、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项目、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项目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等;要挽救那些基本面比较好、有市场有订单、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但只是由于市场调整导致经营暂时困难或出现亏损的企业;对于那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企业,对那些管理混乱、盲目多元化扩张的企业,对那些小煤矿、小冶金、小球团、小化工、小水泥等企业,在考虑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坚决地压、稳步地退。

四是立足创新,不断提高银行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失控。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可能有风险就不敢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功能、监管方式都需要创新。西方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借鉴,他们的教训我们也要吸取,他们过度的开发和衍生产品我们要防范,但是服务的产品、监管的方式、服务的功能我们要学习。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现在有许多风险是行业内部低水平同质竞争引起的,而低水平同质竞争的背后又是我们创新的能力与意识不强,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千人一面。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家机构要继续大力推进创新,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积极争取扩大创新权限和先行先试的机会。市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奖励指标也要与时俱进,让金融机构真正地感觉到政策的导向作用。

五是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银行的效益连年攀升,很大程度得益于良好的金融生态。而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和提倡的诚信文化、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不盲目干预。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的基本面还是好的,而且是有足够的抵御和承受能力的,在对外宣传时一定要把握住、坚持好,特别是要跟各自上级行沟通好,继续赢得他们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任与支持。作为维护金融生态的主要参与者,金融业要积极促进加强企业服务和风险管理,提升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要增加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拓宽中小企业融资办法和途径,运用金融手段帮助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正确处理信贷增长和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地方法人企业机构流动性监测,防范地方金融机构流动性困难。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