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5周年:斯人已逝 伟业长青 勇创新风 再续辉煌

作者:周琼(民建庐阳总支逍遥津街道支部)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3926 发布时间:2020-08-07 10:45:52


 我是从两则有关毛泽东和黄炎培的趣闻轶事中才知道民建的,随着对民建会史的进一步学习,我对黄炎培先生充满无限敬仰,对民建组织充满无限向往。终于,在一个适当的机会,经过民建组织的考核,我成为一名光荣的民建会员。就这次征文活动之契机,我谈谈学习民建会史、会章的一些体会。

   建国前-——民建成立的由来和对新中国建立的贡献

趣闻一:黄氏周期率

 1945年夏,黄炎培飞赴延安。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促膝谈话,就是至今被人们不时提起,或被称作“黄氏周期率”的黄、毛对话。  黄老讲到:“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其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听了黄炎培的这番见解后,毛泽东对他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延安之行是黄炎培一生的重大抉择,也是他一生的重大转折。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

 1945年12月16日,以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教社和以胡厥文为代表的迁川工厂联合会及其与他们相联系的文教界上层知识分子和民族工商业者,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内宣告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其基本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民主和建设。会议还推举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等人为理事。

    1948年5月,民建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派代表赴解放区参加筹备工作。

1949年1月,民建负责人同其它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早日建立新中国贡献力量。

1949年9月﹐民建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建国后——对新中国建设的重要贡献

趣闻二:不够朋友够英雄

 黄炎培珍藏着一部据说是王羲之真迹的书法作品,毛泽东借来一阅,讲好一个月归还。仅仅过了一周,黄就打电话问是否看完,什么时候归还。又过了几天,黄再打电话,毛泽东问:“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到一个月期满,毛泽东让人把书法小心用木板夹好送回,并严命当天零点前必须送到。毛泽东对黄的提前“索债”之举评价为:“不够朋友够英雄。”在那个皆呼“万岁”、向领袖献上墨宝都不为过的的年代,黄居然向毛催索,确实是“不够朋友”,而也确实“够英雄”。

 1955年4月﹐民建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为黄炎培早年与南通张骞、无锡荣家兄弟、胡厥文为首的上海迁川实业家、浦东穆偶初、上海刘靖基、南京刘国钧、天津李烛尘、四川民生轮船的卢作浮等等都有着长年的交情,曾起过实业家们的组织者的作用,鉴于此,黄炎培被选举为主任委员。民建组织推动会员和所联系的民族工商业者学习并贯彻过渡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民建被迫停止活动。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建恢复了活动。先后于1979年10月和1983年11月召开了第三、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从此民建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完善和发展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履行监督职责,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民建的主要历史特点是同工商企业界紧密联系。民建各级组织在促进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总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发挥成员在经济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特长,在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科学技术研究等各个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并广泛开展经济咨询、工商专业培训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服务活动,在传播科学技术,提倡社会主义道德,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乡镇企业,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民建成员同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经济界和其他有关人士一向有着密切联系。80年代以来,民建积极地开展联谊工作,发展同上述人士和有关组织以及外国有关政党、团体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协助政府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为推进“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为促进国际的和平和发展作出了努力。

                传承中创新——再续辉煌

黄老的个人魅力永远指引着民建人

1965年12月21日,勤政廉洁,奋斗一生的黄炎培在北京逝世。

虽然我本人没能认识胡老,但我认真了解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后,对他无比敬仰。我感到胡老就像一颗启明星,引导我追寻着他的精神和理念,我深深感到他的一生突出表现了这样几种精神和理念:

开诚布公,真诚为人  只要他认为可行的情况,这位倔强的老人就要运用自己的影响去坚持正义,即使对毛泽东的不同意见,黄有些是当面提出,有些是去信表达。黄堪称是一位肯谏、敢谏的典型。正因为此,在“文革”后的纪念文章中,黄常常被称作共产党人的“诤友”。胡耀邦、彭真、邓颖超、陈云先后给黄题字,以纪念这位昔日的老友。江泽民同志也亲笔为黄所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题字。

“做学合一”的教育理念  1917年,黄炎培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进一步明确说明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黄炎培是第一个提倡“增加生产从教育入手”的人。黄炎培反对劳心劳力分离,注意学和用的联系,主张手脑并用,“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联系起来”,只有手脑两部联合才能产生世界文明。

“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精神  黄炎培在一生的活动中,服务和倡导“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精神。他认为: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他的一生和他的事业也确是实践了“与时俱进”的理念,发扬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黄炎培说:“与时俱进”的理念,是他从一个清代的举人,到新中国政府的副总理和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他的一生和他一生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实践了这个“与时俱进”的理念的。并贯穿到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他倡导的职业教育事业之中,成为职业教育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资源。

民建对国家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当然离不开黄炎培等一批创始人的从严律己、惟勤惟敏、廉洁奉公。作为民建会员,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和光大胡老的这种精神。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攻坚期,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产、学、研人才,这也越发突出黄老的“做学合一”“与时俱进”理念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民建会员一定要在黄老的勤政廉洁,坦诚做人的人格魅力中和“做学合一”、“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精神传承中,勇创新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民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作用,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点,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民建事业再续辉煌。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