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盛开的村庄——望江县司阁村调研见闻

作者:陈广文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1832 发布时间:2020-06-02 08:28:48


省政府参事“关于家庭农场”的课题组调研正式开始了,调研组决定第一站到望江县华阳镇司阁村。原因是司阁村家庭农场办得有声有色,而且村支部第一书记、扶贫队队长李传玺是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我们也想顺便看望一下这位老朋友。调研组一行上午九点钟就下了高速,李传玺早在村口迎接我们。

老朋友见面格外亲热。寒暄一阵之后,我们一行直接去了康利家庭农场。田头边,一位40多岁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见到我们过来,笑呵呵地给我们介绍农场几年来发展的情况。这位汉子叫计先立,是康利家庭农场的场长。计先立之前是做物流的,跑世界跑出了眼光和见识,看到家乡面貌没有多大变化,青年人进城打工,老年和妇女在田间劳作,劳动生产率很低,粮食产量也上不去,便怀着对家乡的情怀,在扶贫工作队队长李传玺的鼓励下,毅然放弃了效益可观的物流事业,回到家乡司阁村重新与土地打起了交道。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秧苗,河边成群结队的鸭子,李传玺告诉我们:“以前都说稻虾结合,大家一哄而上,可现在虾子只有几元钱一斤,亏大了。这老计啊,就是有眼光。”计先立不急不慢地说到:“一窝蜂的事情咱不干,我觉得秧田里养鸭子更实在。鸭子可以除草,可以为稻田提供肥料。我们的鸭子自然放养不喂饲料,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几位参事频频点头称赞:“看来行行出状元。”计先立说:“做农业产业虽然辛苦点,收益也有限,但为家乡做事,心里甜滋滋的。”计先立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不仅生产稻鸭,还有棉花、油菜籽,跟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合作,搞深加工,增加农业附加值。

接着,李传玺又领着我们去了情人坝家庭农场,有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在瓜地边迎接我们。地里的西瓜、香瓜快要收获了,葡萄也挂果了。在火龙果大棚里,虽然热气把我们蒸得汗流浃背,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一颗颗火龙果花枝。小伙子告诉我们,为建这片采摘园,他已投入300多万了,疫情期间又投入40万,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回报,他有点忐忑有点担忧。李传玺说:“主要是建大棚先期投入大,回报有一个过程。” 参事们也笑着补充说:“万事开头难,有党和政府的支持,你的农场一定能成功,理想一定能实现!”这位名叫查军的小伙子听了大家的鼓励,终于开了笑脸,握紧拳头:“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参观了两个家庭农场,李传玺陪着我们来到村部。整个走廊都是党建专栏和统战宣传栏。看着一张张照片,我们知道,省委李锦斌书记、统统战部原部长刘莉和现任部长张西平都考察过司阁村。李传玺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村子的历史和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他驻村三年来做的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件事情,浑身上下充满激情。李传玺原在省委统战部做研究室主任,是个大笔杆子。从我心里,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他作为一名厅级干部,会自愿报名驻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成为全省唯一的驻村厅干。二是没想到一个文人,三年来把一个贫困村改变了落后面貌,实现脱贫。听他滔滔不绝地介绍,我心里一阵热乎乎的。常言道:“时事造就人”,李传玺从一个文人蜕变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发展带头人,这是他对农村、对农民那种炙热的爱心,驱使他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司阁村这片热土。爱心似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饱尝极寒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使人激奋,使人从外行转为内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司阁村大部分农民富裕了,从李传玺的脸上,我看到了他对农民脱贫致富的欣慰。

村部原是一所村小学,后来镇里把几所学校进行整合,这个两层楼就成了司阁村办公场所。我们看到,每个办公室设施虽然简陋,但每个人都在紧张忙碌着。在村部的小会议室,我们继续听着司阁村的故事和对未来的憧憬,总觉得不过瘾。我们平时看电影、看小说,精彩的情节总是多看两遍,不喜欢的一翻而过。今天,不知怎的,我们就想多听听李传玺跟我们说这说那,好像李传玺浑身都是故事。他是那样热情澎湃,会议室顶上的电风扇,也扇不干他的满身汗水。最后,李传玺说:“你们如果早来一个月,满地开着油菜花,有黄色、紫色、红色,点缀着山川河流,整个村庄都被鲜花笼罩着,可谓是鲜花盛开的村庄。”

回肥的路上,我陷入沉思。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像司阁村这样的许许多多乡村为之而奋进,像李传玺这样的许许多多村干部和计先立、查军们为之而努力,才有了今天广大乡村的美丽画卷。广大农民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大步向前。虽然前进路上会有坎坷和艰辛,但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富裕是不可逆变的现实。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农村都会像司阁村那样,成为美丽的乡村。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