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郭左翔 责任编辑:王建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9358 发布时间:2020-05-15 17:26:07

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稳定提升农业综合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基础工程。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 围绕明确建设任务,积极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立场,在对标对表中加以落实、在知重负重中担当作为、在开拓创新中争先进位,“四结合”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坚持以贫困地区为重点,优先支持贫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在现有投资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投资标准,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夯实基础。鼓励引进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经营,发展特色种养业、休闲农业等农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村农业结构调整、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采取租赁经营、参股经营、合作发展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村集体将高标准农田建成资产等要素以集体经济股权为载体量化分配到户,重点向贫困户倾斜,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村两委、农户“三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优先吸纳贫困村集体、贫困户参与项目工程施工、建后管护,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经营权,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入园经营、创业、务工。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4000余万元资金,覆盖带动2.2万亩农田、2个贫困村、512户贫困人口,2020年拟投入6000万资金,覆盖带动0.42万亩农田、5个贫困村、629户贫困人口。

二、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科学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布局,突出灌排引并建、路渠田并整、水电林并治、产供销并重,积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健全防汛抗旱、防灾减灾预警预案体系建设,力争打造一批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特色种养业、优质农产品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在确保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准施策、科学设计,按照“基地+产业+市场”的思路,整合农田建设、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项目资金,主动融入“158”行动计划,对支持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申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立项、重点支持。“十二五”期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7.7万亩,修建小型水库193座,建设灌排渠系342.2公里,修建机耕路1200公里,购置农业机械180台套,营造农田防护林2.1万亩,建设桥涵闸等各类田间配套建筑物10212座,通过小田并大田和宜机化改造等措施,100亩以上种粮大户达4000余户,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0%。涌现出以肥东县万亩特种樱桃园、长丰县万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肥西县千亩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巢湖市万亩富硒水稻、庐江县万亩优质茶叶为代表的一大批名优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创造了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农业生产量质效齐升。

三、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树立全域建设理念,结合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农村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对接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示范村、森林村庄创建计划,合理布局项目选址,精准设计项目内容。以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统筹推进农田建设与村庄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田示范创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高效节水灌溉、耕地质量改善、测土配方施肥、生态涵养治理,把田间道路、灌排沟渠等工程与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统筹设计推进,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美丽田园。通过“改、培、保、控”手段,大力推广农药化肥施用标准化、灌溉节水化,亩次灌溉用水量节约20%以上,粮食水分生产率提高2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30-40%,化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水土流失、各类残留污染等环境危害得到根本好转。2019年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建设高标准农田资金达500余万元,覆盖农田3万余亩,涉及24个村,新建、整修农田道路400余公里,植树4万余棵,提升农田路林网5000亩,提升完善了农田路网框架,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生产条件。2020年拟加强资源整合,统筹整合资金600余万元,推进农田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再覆盖10个村。

四、与耕地占补平衡相结合。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建立自然资源、财政、农业三部门联席合作机制,探索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收益优先用于农田建设的机制,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两区”为重点,加快修编建设规划,精准定位新增耕地潜力资源,明确分区域目标任务,以土地调查现状和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和规范,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设计阶段同步落实新增耕地任务和举措。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核定流程制度规范,依托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采取内业核实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县级初审、市级审核、省级复核的程序,逐级把关严格核定新增耕地。合理分配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区域调剂收益,严格收益资金管理,确保合理高效利用,坚持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再投入和债券偿还、贴息等,为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拓展资金投入渠道。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合理控制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小田变大田”、荒地复垦等为主要途径,充分挖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建成后将新增800余亩耕地,2020年拟再新增760余亩。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