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民建阜阳市委 张明 责任编辑:刘志强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54625 发布时间:2020-05-09 11:17:01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治安好”的“枫桥经验”。随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

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反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导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格局。

二、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市域社会治理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域治理做得怎样,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前矛盾风险系统性、跨界性、传导性的特点突出,使得市域越来越成为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的关键层级。这迫切要求以市域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市域资源手段优势,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防范,从源头、传导、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行化解,防止矛盾风险向上传导、向外溢出。

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办法

1、强化党政领导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同心圆,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党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落实领导社会治理工作职责,推动社会治理融入社会发展全过程,及时研究解决社会治理重大问题。同时,要构筑好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2、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全面形成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政府负责体制,程序科学、环节完整的民主协商制度,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社会协同体制以及政策研究、学术交流的理论支撑机制。不断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的基层导向,不断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方式,强化自治基础功能、法治保障功能和德治引领功能,实现三治融合。不断提升市域社会风险防范化解水平,重点提升市域政治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着重推进矛盾化解智能化、全域治理智能化、重点部门部位管理服务方式智能化。各级党委要将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市域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统一谋划,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凝聚整体合力,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部门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强化绩效评价,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在更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的同时,更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3、强化基层自治能力。关键要清理整顿村(社区)组织承担行政事务多、各种评比检查事项多的问题,实行严格管理和总量控制,切实以减负增活力。要明确政府管理权和村(居)民自治权的边界,解决好一些地方村(居)委会行政化问题,切实以规范增活力。要完善政法购买服务制度办法,把非基本公共服务尽可能交给有能力和实力的社会组织去做,切实以社会组织参与增活力。要建立促进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利用技术、数据、人才等优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切实以引入市场机制增活力。

4、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向周边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最新政策;做好知民意、晓民情,更好更快的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增强整个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单位要做好组织培训工作,跟紧时代的脚步,加强对于业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单位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或者与其他单位人才进行交流学习,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技能,鼓励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更为有效的为群众服务。

四、综合论述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城市的建设发展需要紧随时代脚步,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创新发展贯穿工作始终。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将“枫桥经验”的做法逐步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最大限度地集民智、护民利、聚民心,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社会、繁荣社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力争早日实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大美中国的盛世繁华。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