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安徽省委呼吁制约承接产业转移因素亟待破除

点击量:4237 发布时间:2009-06-16 15:19:40

“起得早”还要“跑得快”,虽然安徽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获国务院批准,近期将完成规划编制,年内有望启动建设,但是民建安徽省委认为,想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急需破除五大制约因素。

区域行政壁垒限制。在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其辖区的GDP增长、工业产值、就业率等指标,使其财政有稳定的税收来源,往往会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行政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转移。

产业转移成本过高。虽然安徽省具有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优势,但是,由于物流成本较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上升、规模经济下降所带来的成本上升时,仍然会引起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降低产品的竞争优势,阻碍产业的转移。

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安徽省虽已形成食品、电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但工业结构一直偏重于重工业,轻工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配套能力差、产业聚集度底,在引进流动性、配套性较强的轻工项目时优势不明显,从而限制了产业的转移。即便某些企业转移过来,但由于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也难于集群植根。

投资环境尚待改善。虽然安徽省投资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近年来,在少数地区,软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抬头、如重招商轻安商、失信违约、后任不理前任事、办事效率低、吃拿卡要等现象严重。这些现象如任其发展,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将面临巨大困难。

政策扶植力度不强。在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时机,我省尚未制定相应的鼓励支持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在产业转移推进过程中,相比较其他地区丰厚的产业转移政策,存在明显的劣势。

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估计将要达到14000亿元,这对于刺激和推动安徽经济加速发展作用巨大。民建安徽省委认为,内陆省份中的东部区位使得安徽已经站在扩大对外开放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位置,所拥有的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创新资源等,都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条件,切实破除上述制约因素,赶上这次发展大潮,以促进安徽经济实质意义上的跨越崛起。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