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淮南市委慰问贫困户 喜见其精神面貌大改变

作者:陈晓青 责任编辑:潘万培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2966 发布时间:2019-11-14 19:37:13

发展就是民生,发展了自然会脱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看到一些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走上脱贫奔小康的大路,越干越有劲。2019年11月12日,民建淮南市委机关一行来到古沟村,高兴地看到贫困户家里又有了新变化,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又有了新气象。

在贫困户聂道军家,发现他家正在原来政府给盖的混凝土平房上加盖二层,这可不再是政府掏钱,而是他自家掏钱盖的。聂道军原本是村里出名的懒汉,整日闲逛,手上有点钱就抽烟喝酒,在他的思想里,自己就是深陷泥潭,无法自拔。自从民建市委的领导同志和村“两委”为他送来2头小牛后,他的生活逐渐发生变化。民建市委的领导同志每个月都来看望他,询问养牛的情况,和他一起放牛,每每夸赞他牛养的好,鼓励他生活一定越来越好。他的思想有了牵绊,要带牛吃最嫩的草,要带小牛在树荫躲太阳,要给小牛刷洗泥污。和聂道军的小牛一起长大的,还有他的房子。政府给他盖了四间大平房。眼看着牛长大又配种生下小牛,他把其中一头卖了,挣下了人生第一笔巨款——一万元。聂道军尝到了劳动致富的甜头,他现在又养了2头牛。嫁到别村的女儿,因为房子拆迁,一家三口回到古沟与父亲同住同养牛。正在加盖的二层房子就是他和女儿共同出资盖的,方便女儿一家在这住。现在聂道军手上有了钱,家里有了亲人,日子越过越有劲。

民建是以联系经济界为特色的党派,深知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奥义。扶贫没有“抄近路”的偷懒想法,必须立足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扶贫的方法要有的放失,与未来发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才能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贫困户杨传芳一家原本挤在三间小瓦房里,杨传方自己静脉曲张加严重的风湿病,双腿不能行走,儿子有轻微的智力障碍,老伴一人难撑起家庭。民建淮南市委与其所在村委会联系,共同帮助他盖起两层小楼,给他儿子安置在铁路上做劳务工,一家人吃穿不愁,住房子安全宽敞,房子里通进干净的自来水。不久后,杨传方进行了手术,治好了静脉曲张,换了人工膝盖。现在,当民建市委的同志去看望他时,他已经能在公益岗位上开始工作了。听到我们来的消息,他一路小跑回家来见我们。杨传芳最爱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共产党好,民建的同志好,到哪我都这样说!”

民建淮南市委包的其它贫困户生活也都不断好转,大家深深地为他们感到欣慰。2020年就要迎来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在现阶段中国,即将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全面消除贫困这一壮举,能够在这一壮丽的历史洪流中发挥民主党派的一份力量,民建淮南市委会的同志们感到十分自豪!(陈晓青)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