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红蚌埠“花鼓灯”

点击量:5510 发布时间:2009-05-21 08:34:22

2009年2月8日晚,北京永安宾馆内笑声不断,刚刚看完央视新闻频道《实话实说》节目的安徽省泗州戏剧院的演员们,蚌埠民建会员、国家二级演员46岁周斌和他18岁的儿子周昊双双举杯,欢庆“花鼓灯”再次走进央视。

三天前,2月6日,蚌埠花鼓灯与北京顺义龙灯、辽宁海城高跷、北京天桥中幡、福建宁德线狮、北京太平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在央视《实话实说》专题节目中亮相。在央视进行的彩排、录制过程中,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演员们的表演既令央视编导钦佩,亦妙趣横生。

周斌、周昊父子此行赴京,参加元宵节演出系列活动,在2月6日下午走台时,考虑到《实话实说》栏目是个以说为主的电视节目,电视导演临时将花鼓灯“拆零”展示,以配合主持人解说。

周斌,安徽泗州戏剧院的演出科长,他表演得流畅、深沉、精细、浑厚的艺术格调,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1989年,周斌在苏鲁豫皖泗州戏大赛中,以《淮河魂》荣获优秀演员奖;1993年,他在安徽省戏剧节中,《老王卖瓜》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1996年,他在中国戏歌大赛中,一曲《老侉头》荣获银奖;中央电视台音乐MTV通俗民歌大赛中,节目《醉了花鼓乡》荣获金奖;26年的演员生涯,荣誉和赞美对他似乎“得来全不费功夫”,谁又能知道他“踏破铁鞋”寻寻觅觅的艰辛呢?周斌的一串串汗水洒满了舞台,有时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不够理想都使他苦思冥想,夜不能寐。对他来说,每部作品的创作都是他自己灵魂的表现,是他自己思想、感情、信仰和艺术情趣的体现,同时,每部作品也都表现了他思想的深邃、意境的高超、胸怀的广阔、情绪的热烈,给人以坚强的信心和巨大的艺术感染。这些不是凭一时的即兴或灵感所能形成的,而是他数十年的厚积薄发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无论是表演戏曲、歌舞、花鼓灯、小品还是主持人,周斌样样不逊色,他在很多场合表演,但真正让他最爱的和最难忘的,是到部队的营房去、到社区的居民住地、到农村广阔的天地去表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儿子周昊自幼受到泗州戏的熏陶,也爱上了这门传统的艺术,唱念做打翻的功底扎实,2005年从安徽省艺术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了安徽泗州剧院,成为花鼓灯的“鼓架子”,他努力将“鼓架子”的功夫与现代舞技法融会成新颖的形体组合,让沉淀着淮河两岸文化底蕴和沿淮人民审美思想的淮河文化——花鼓戏更受观众喜爱。志同道合,从此父子同台演出。

花鼓灯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哐哐,哐呤哐,哐呤哐哐,哐呤哐……”喜庆的鼓点,欢快的舞姿,2008年8月8日,周斌、周昊父子参与演出的花鼓灯《鼓乡情韵》,从全国13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向世界展示了“东方芭蕾”的神奇魅力。

“你们通过恢复文化原生态和保护艺术原生态,实现了花鼓灯的优质基因活体传承。”2008年11月,参加安徽蚌埠第二届花鼓灯艺术节的中外专家发出了由衷感叹。

欢快热烈的花鼓灯,不仅舞红了大江南北,也舞红了宝岛台湾,作为中华文化的使者,还跻身世界舞台,亚、非、欧三大洲数十个国家,都曾留下花鼓灯欢快的鼓点、优美的舞姿。此前,《小崔说事》、《舞蹈世界》2009年2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名牌栏目《实话实说》,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节目,安徽花鼓灯再次登上央视荧屏,向海内外电视观众展示它的迷人风采…… 皖地灵秀,承接东西;徽风悠远,文脉滔滔。带着“徽风皖韵”走出去的黄梅戏、花鼓灯,成为安徽亮丽的文化名片,让更多的人痴迷于安徽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经济社会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花鼓灯走进《实话实说》,使更多的观众通过电视认识了周斌、周昊父子,他们为艺术奉献而活跃在舞台之上的身影将更加迷人。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