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作者:李冬梅 责任编辑:王建 信息来源:民建安徽省委网站 点击量:4115 发布时间:2019-07-28 09:21:19

《断舍离》是日本著名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作品。“断舍离”指的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因为这本书,“断舍离”一词风靡全球。

阅读过这本书,“断舍离”的理念也植根于我的脑海里。周末狠狠地扔掉好几大袋东西,从冰箱,到橱柜,似乎有用的,暂时用不上的,都毫不犹豫地扔进黑色塑料袋里,眼不见为净,以免再次看见不忍心,又拾掇回来。这是我下了N次决心,终于才有的一次实际行动。

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值得拥有,物品不是多多益善,数量庞大了,占用了我们的生活,有碍观瞻,反倒让人疲惫。扔东西谁都会,但关键是如何取舍,我已习惯于敝帚自珍了,扔自己的东西总下不了手。《断舍离》中告诉我们扔东西的秘诀——把物品分类,首先扔掉那些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但让我为难的是,似乎所有东西怎么看都不是垃圾:衣服去年还很流行,今年虽懒得穿,但衣服依旧光鲜靓丽;很多工具,平日里收藏在柜子里,半年没挪过地方,但并不表示它就是无用的,它只是永远等待在被使用的路上……这些物品都成了我的“鸡肋”,书橱里、衣柜里、抽屉里总是满满当当,把自己整得像“阿拉神灯”似的,需要什么,伸手探囊即可取出。单位里,时不时有同事来寻一个创口贴,或是学生来讨要针线缝补绽线的衣服,还有别的冷淡物……到我这里基本上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打开抽屉就是百宝箱。是不是长期担任班主任的缘故,激发了我超乎寻常的危机意识?

每次爱人想扔掉家中一些器物,总在我这里卡了壳,拿起来反复端详后,又重新归了原位,理由是“这东西还有用”,至于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我就不敢说了,也许三五月,抑或七八年!

我想我是名副其实的“收藏家”,任何东西经由我这里,都附加了收藏的价值——大学毕业纪念册,结婚礼服,儿子刚出生时的棉衣棉被,父亲在世时喝的小茶壶,……柜子里取出来的样样堪称“古董”,倘使给它们逐一添加备注,我估计都能写成一本书了。是不是岁数大了,就只能怀旧了?

扔别人的东西却似大快朵颐。书橱塞满了,爱人的书本最碍事,但他也如我一般,从地下的一堆书纸里,认真地翻捡他的东西,还责备我:“这些都是我吃饭的家伙……”经他这般回收,刚才的一堆垃圾又有一大半塞回书柜。原来,人人都有“难断舍”的执念。

书上说,家里五分之一的物品就能满足我们正常的生活需要,其他都可能是多余的,这的观点我认同。前年因为电脑故障,丢失了很多资料和照片,为此事我懊恼了很久。平时这也舍不得删,那也不能删除,真正全部丢失了,日子也照常过下去。

文友写了一篇长文,诉说他在某个文学圈里遭遇的窘迫,于是愤然脱离了那个群体。离开了那些“大家”,反而多了宁静,少了繁琐,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写作,不出半年成果斐然。看来,与人交往也需要“断舍离”。

居里夫人说过:“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她家客厅里只有两把椅子,她和皮埃尔居里一人一把,倘使来了一位客人,家里就得有一个人站着,假如是两位客人,夫妻俩都得站着……他们因此有了更多时间,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只设两把椅子,是最高境界的“断舍离”!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直处在热闹喧嚣的环境下,少了独处的时间和安静的状态,那么,你的自我就会逐渐被蚕蚀。人生很短暂,该舍的,最好不要怜惜!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